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年轻的父母将孩子交给老人,转身开车离开家乡,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与汽车尾气交织成特殊的送别MV。
搬起砖头就没办法抱孩子,放下砖头就没办法养孩子。
这2个选择道尽了无数父母的心酸与无奈,像一根刺扎在无数家庭的现实困境里。
不管怎么选择,大家都有不同的理由和经历:
1.选择挣钱重要
贵州山区的李妈妈,家乡学校师资匮乏,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他们前往广东电子厂打工。经过多年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笔资金,将孩子送到县城重点小学就读,还为孩子报名了英语辅导班。李女士表示:“虽然不舍得离开孩子,但看到他有机会走出大山,一切都值得了。”
王爸爸原本在家乡经营小生意,收入勉强维持家庭开销。然而,孩子突发重病,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家庭陷入困境。为了支付医药费,王先生不得不前往大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他感慨道:“挣钱是为了给家人安全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用害怕。”
张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他从农村去到上海,在建筑工地上辛勤劳作几十年,不仅在老家盖起了楼房,还为家里购置了家电。他的女儿在新楼房里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这为她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张师傅说:“我希望孩子能在好的环境里长大,以后有更多的选择。”
有些爸爸认为:现在都是拼爹的社会,挣钱是第一位的,当孩子大学毕业,为了找工作而发愁,当孩子准备结婚需要彩礼,你就知道挣钱的重要性了。
2.选择陪伴孩子
刘妈妈在外地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但她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甚至不愿意与人交流后,果断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全身心陪伴孩子,陪孩子一起阅读、做游戏,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还交到了许多好朋友。刘妈妈很欣慰:“看着孩子的笑容,我知道回家陪伴他是最正确的决定。”
赵爸爸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放弃了外地高薪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他每天都会检查孩子的作业,辅导孩子学习。在赵爸爸的指导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孩子说:“爸爸在家,我学习更有动力,遇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帮助,我希望爸爸永远在家里陪我。”
孙妈妈在家陪伴孩子时,与孩子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时刻,一起种植花草,一起旅行,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这些共同的经历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也让孙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孙女士说:“陪伴孩子的时光是无价的,这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有些父母认为:陪伴孩子的18年是条单行线,挣钱却是多向的,很多父母为了赚钱,赔掉了孩子,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白纸,在纸上画什么?怎么画?都离不开家长的陪伴。陪伴孩子,把孩子教育好就是在赚钱!
如果是您,您会做出什么选择?
或者您有什么好办法,陪伴孩子和承担家庭经济同时兼顾?
邀请您评论谈谈,帮帮有需要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