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617天。公众号搜索赵君可以查看最新文章。
你家的孩子有打翻过牛奶或什么其他东西么?孩子当时是什么反应?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是不是忙碌的一边打扫一边埋怨孩子怎么那么不小心?
其实每个人都有打翻东西的经历,那我们成年人打翻东西之后,通常会感叹自己有点儿不小心,但是孩子打翻东西之后,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打翻东西的孩子呢?
读完这本《小雄打翻了牛奶之后》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对夫妻搭档,叫及川贤治和竹内茧子。
书源于这个故事:老公说本来放得好好的一个容器突然倒了,里面的东西全出来了,人的反应是什么?应该是震惊。他们想把这个瞬间表现出来,至于为什么会倒,那是成年人才去想的问题。小孩子才不会想这些,只会特别享受东西掉下来的那一瞬间。就觉得特别好玩、特别好笑。
他们的创作里面就是这么简单朴素,关注的都是身边非常琐碎的小事情。连这本书的图画也像是小孩子的小手涂出来的那样。有黑色的线条勾边,色彩以鲜艳的大色块为主。里面的人物形象也不是很标准的样子,甚至是歪歪扭扭,有一股天真的孩子气。虽然没有特别炫的技巧,故事好像也不是那么酷,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有自信。这本书获得了第13届日本绘本奖。
那到底好在哪儿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按照写好的剧本按部就班地进行的,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很多人喜欢标准的东西,讨厌那些意外,就好像是住在了一个安全的气泡里。它就是我们的舒适区。舒适区的外面,那些不确定的地方就成了恐慌区。
实际上,意外和失误又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会把犯错看得特别可怕,一旦有意外让他离开舒适区就会非常地自责,甚至害怕,这就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让这些过度的沮丧来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换个角度,还能把失误变成一种礼物。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意外开始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滤镜理论”:滤镜有两种,有的人在看待世界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戴上滤镜,那如果用的的是批判滤镜,主观地去批判,那么就总是会把意外当成错误。而如果选择的是接纳滤镜,去发现意外当中的闪光点,就总是能找到藏在错误背后的小幸运。
如果孩子打翻了牛奶,或者犯了一些小错误,家长就一味地责怪埋怨。这种不断强化规则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内疚和负罪感。他以后如果再遇到失败,很可能就会习惯性地使用这种批判滤镜是消极对待了。
相反的,如果这时我们父母能给孩子更多的包容,陪着孩子一起用儿童的眼光,寻找意外当中简单的快乐,那就可以得到孩子的信任了,而且能培养孩子的乐观和创新精神。
当孩子做对了的时候,就是帮他养成好习惯的时候。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就是建立亲子联系的最佳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