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2》正在热映,今天在家陪娃重温了一遍《哪吒1》,生而为魔,那又怎样?已在谷底,那又如何?
在一个人什么都没做的最初,就全盘否定,人们相信遗传,相信本性,相信自己所以为的东西,而不愿去探究本质,探究对错。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影片积极向上,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答案,即便结局已然注定,你仍旧可以活出自己,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很理想,也很燃,适合现在这个有些丧的社会环境。
别人的眼光重要吗?他人的歧视与不认可,是否是最终定义自己的理由?
即便是至亲之人的不认可,那也不能代表你就是这样的人,你只能由你自己定义。
一年多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认知会存在南辕北辙的差异,失败婚姻带来的不认可、否定和诋毁,会不断侵蚀自己的信心。
你会怀疑自己认知是否是正确的,我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对方家庭的认知这么一致,是不是所有的错都是自己的?对方说出的“我”和自己认知的“我”,为何差别巨大?别人的那句“因为最了解你”会突然把自己击败。
好像直到最近,自己才开始有点走出来,即便生活了17年,也不代表我真的被他人了解,可以来定义我,他人嘴里的“我”同样被妖魔化,不是真实的我自己。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看法观点都建构在自己的认知体系里。既不被对方所裹挟,也不让自己陷入无知的陷阱。看到自己的“无知”,不要成为那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我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纪,也许“现在”就是开始的最好时机。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开画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也许我可以跟自己说:“你才46岁,还有30年可以随时重来......”
因为你若放弃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看一看15个月以前的自己,再看看现在的自己,不努力的我仍旧在原地踏步。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开始总比放弃强,试一试也许还会有转机,只要你心里还有希望。
看电影的小彩蛋:元宝看到哪吒对父母道别,说感恩的时候,元宝从身后抱住我:“妈妈,我也好幸运有你。”
你看,生活总会有很多小确幸!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