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段时间,十分喜欢逛淘宝。没事就看看逛逛,或者收藏或者加购物车,到了超市或者商场就打开淘宝扫一扫,比较价格。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种意识,实体店太贵了,好坑人哟,还是在网上买便宜。于是,又有那么一段时间,买东西就在淘宝逛啊,比价啊,拿优惠券啊,参加团购啊,天天盯着聚划算啊!总觉得自己捡到宝了。一一下单,等待一个个包裹的到来,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单位的守门大爷,小区的门卫混熟了。以至于现在他们看到我,都会问“这几天怎么没网购了”!弄得我甚是无语。
每当打开包裹,里面的商品感觉还行,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捡到便宜了。慢慢的,走到那里我都是淘宝不离手,看看收藏夹里的商品或购物车里的商品是否降价,找准一个冲动的点,扫货!!!这也是我为淘宝双11一年比一年高的销售额做的贡献。支付宝曾经有个推送大概讲:你在朋友圈里你近几年的花费,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其实就是一个月3、4000的工资,还能排在前几名,我也是醉了。
但是,当我儿子出生后,我发现淘宝的育儿产品和大商场买的有区别的时候。我发现淘宝真的是“淘宝”了(包括jd),几次尿不湿,几次奶粉。虽然我没有直接证据说明买回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但是和沃尔玛、伊藤洋华堂买回的东西多少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虽然那个时候,我依然坚信网购比逛商城更划得着。不过,为了孩子,我开始在大商场买婴儿用品。
学习了李笑来老师讲的2个概念:注意力、付费就是买便宜之后。我越发的明白,自己原来买东西就是进了一个坑,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不断地把坑挖大以至于爬不出来。
一整天花费不知多少时间看手机淘宝,只要睁着眼睛就看。那段时间里,老婆埋怨的说“你看淘宝的时间比看我的时间都多”“你跟它过算了”“你看看买回来的东西,好多是必须买的,大多数买回来根本没用或者用两三次就出现问题”“特别你那些衣服,洗个一两次就变形了,有的还掉颜色啊!把我的衣服都给染上了”!其实我真没算过一天花几个小时去看淘宝,但是确实“有瘾”。让我浪费注意力去关注它。
现在回想,注意力在那一件件商品上带来的感觉是:自己工资太低了,等降价在看看;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工作;月光族;除了会打开淘宝APP,其他的都不会了,工作几年没什么长进;网购的东西是用几次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浪费钱啊······一系列的不爽感。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自己都没自信去逛逛啥子奥特莱斯、王府井这样的商店或者进一些专卖店都怕看吊牌的价格。
自己把注意力用在了坑自己的事情,累积下来的坑就是生活没有品质了,没有去想怎么进步改变自己,原地踏步的寻求一种安慰。这正是,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
我选择做正确的事,实践了几次付费就是捡便宜。不在网上比价了——直接把淘宝删除。发现在实体大商店买的日用品、衣服······,价格比起网上要贵些,但是使用的感觉,质量真的不一样。就拿袜子来说,淘宝之前买的10元一双的某品牌天猫旗舰店,在该品牌实体店买类似袜子16元,拿回来穿了洗,洗了穿。区别真的不止5元钱。更美妙的体验是有更多的时间陪老婆,带娃儿了。把更多注意力用在他们身上,得到的反馈是,生活不止眼前的性价比,还有老婆孩子和成长。当尝试删除淘宝,注意力集中后,我发现成长是一种自己能掌控的事。有时间看书了,有时间准备考试了······
一次次网购的犯错,如果没有纠正或者一直坚持错误的概念,错下去的后果让自己走向巨坑。把自己最珍贵的注意力让别人廉价的收割,到头来,怨天怨地怨社会,没有一丢丢进步,更谈不上什么成长。人生的成长,需要试错,但需要在概念正确的前提下。这样的试错只是我们方法不得当,修正几次会走上正轨。
诚然,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
(ps:没有诋毁网购的意思,只是谈谈自己在网购上遇到的坑,毕竟它收割了我太多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