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予。
可是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排名靠后,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虽然伊夏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随着那张笑脸的消失,那双充满好奇眼睛的收回......
幸好一位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个性和思想自由发展的尼克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在老师的关心与帮助下,找回了自信,找回了笑脸,慢慢的成熟了起来。
最感动是伊夏到台上领奖,那张奖状,多"不容易"啊
他转身一下抱住尼克老师,小小身躯千言万语汇成一股热泪。是关心和爱,耐心和陪伴治愈了孩子幼小受伤的心。
内心有世界的人,你像是地球上的星星。
小时候,很喜欢画画,可是小学中学的阶段的我,宁可闲时看电视,睡觉都不会碰画笔一下,生怕它占用学习之外一点点娱乐的时间。那时候,还不知道画画,做自己热爱的事一样会让人放松,心生欢愉。
大学,甚至因为喜欢画画,重拾兴趣,还选择了要有手绘基础的建筑学专业。
大一的下学期开始,我开始频繁的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喜欢的人物,喜欢的花草,喜欢的场景...到后来看到那些有意境的画作不由得心生敬意,心潮澎湃,看到喜欢的图片,手机相册满满满满存起来,甚至占用了我自拍的空间...这样一直坚持了倆年多至今应该还会更久到以后的好多年...
期间,当开始同学朋友发现你刚展露的新技能各种热捧,难免成就感爆棚,甚至这也很有可能是那时高产的动力,渐渐的,渐渐的,有些人只知道你喜欢画画呀,你喜欢画小人,和你专业相关吗?你专业是画画吗?......一次无意间交谈,想知道大家是怎末看我的画的,排除和我的关系单单看到这幅画,她们说不出来,只是说挺好的,那评价的语气淡淡的,自己喜欢的原来别人些许不屑,蜻蜓点水的问候过后毫不关心,挺难过的,我一点都不盼着大家的那些不走心的夸奖,其实真正爱的东西,是不那么在意说好或坏的,只是不理解画本身的情感表达而觉得些许孤单。
什麼是有意义的事,难道避开专业就无用了吗?可能建筑学的专业,虽说建筑设计有它感性的一面,但也更多受制于功能,流线,空间,规范的制约,更多理性和时间的投入,让我更多关注时尚,时装,动漫那些小巧精美好看轻松一点的事物,而这也不断地提升着审美的能力,社交软件这个东西,可能就真的只能看到人千面中的一面,所以请不要随便评价每一个人,请尊重每一个人的每一种选择。
因为喜欢着一样东西,往往有一颗易碎的心,为此由于各种原因关过评论,关过空间,关过相册......可是也因为喜欢一样东西,往往过分执着,又一次次打开,一次次想要分享。
感恩一路都有妈妈的爱,不管我处于成长的那一个阶段,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妈妈都全力的支持,当遇到我想不通的事情,妈妈也都给我讲道理,指明方向,不再迷茫。
看别人的故事,寻自己的影子,感生活的感动。想要的极力争取,拥有的倍加珍惜。
我是觅小金桔
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