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上次在广州圈外分享了几个二维矩阵,结果凉凉建议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会更好。因此,我一直打算有空的时候完成这个任务。
谈到二维矩阵,不知道是这几年听的课看的书多了,还是二维矩阵大V都喜欢用,积累了好多个二维矩阵,非常常见。
当然最牛的还是像圈圈一样,想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2个指标二维矩阵就展开分析了。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二维矩阵,很多你一定听过。
1. 时间管理四象限
这个二维矩阵我在《小强升职记》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都看到过,是以重要性和紧急性划分为四个象限。
2.关键-可行矩阵
出自圈圈小黄书《请停止无效努力》,是把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并作为关键度,和解决度划分为四个象限。可以用来分析问题,也可以用来进行时间管理。相比较时间管理四象限来说,使用起来把时间花在区间4高价值的事情上更清晰。
3.采铜法则
出自采铜《精进》,是以收益和半衰期划分为四个象限。高收益值长半衰期、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同样是对于时间管理四象限的改进:时间管理四象限常常让人陷入两个无能境地,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多数情况下,人们很难判断两个事件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哪本更有价值应该先读,两个证书哪个更有前途,这些都不得而知,陷入选择无能地步。而经常徘回于犹豫不决中,势必会导致执行能力下降,任何计划也会无疾而终。
采铜法则:是指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4.头部效应
出自古典《跃迁》,是通过价值和优势划分为四个象限。
古典在书中定义:高价值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20%的赛场;高优势是实力排在赛场序列的前20%。看来这个还需要先搞清楚二八法则呀!
使用原则: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思考差异化优势。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5.自我管理矩阵
最初是在《搞定III》看到的,这个模型在小强的新书《只管去做》也被引用过。是以掌控和视角划分为四个象限。
在GTD中,掌控侧重在执行层面,《小强升职记》主要就是讲一个小白如何管理时间成为优秀的执行者的,而视角侧重在战略层面,《只管去做》主要就是讲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的。
关于二维矩阵,重要的不是看到多少二维矩阵,而是真正像圈圈那样,面对一个问题,确定2个指标,运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分析。
比如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用户激励在哪些场景可以做?作者就列举了频次和需求两个指标分为4个象限进行分析:
本来懵懂的我看到这个二维矩阵,瞬间就懂了。
是不是很适合汇报方案?难怪二维矩阵是咨询顾问的常规武器!
所以,你的大脑有哪些武器呢?欢迎来继续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