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出行计划,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可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对学习认真的模样!
一、授人以渔
一场疫情,迫使我们由学校这块“阵地”转移到了家中。身为老师的我,从此开始了我的“主播”之路。但由此,我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场疫情,把学校教育中“知识层面”的内容转接到网络上,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在这个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如此丰富多样,老师再也不是学生得到知识的唯一出口。曾几何时,我们还把手机视作洪水猛兽,试图斩断学生对它的一切念想;疫情之下,风靡全国的网络教学在一夜之间给手机平了反,如今手机名正言顺地成了学生必备的学习神器。我们姑且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玩转手机的天赋,无需培训,无师自通;但是,我们怎么就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具备利用手机的素质,无需监管,有效学习呢?
在知识教学方面,我是不是应该变变方法了?当我再重返课堂时我想我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去我们是教给学生知识,以后我们当教会学生学习。多些引导,少些指教;多些思想,少些说教;多些放手,少些管教。和学生一起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先进手段,运用最新理念,学会高效学习。
二、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习的最大效能是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一生的志趣。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人的一生有很长的时间在工作,“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所以工作的幸福度,关系到精神的品质。“而一下子就能找对行业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人们费时弥久,才能剥除事业外壳上金钱、地位等赘生物,寻找到所热爱的事业”。所以“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是这间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那么,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我需要做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工作幸福度,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幸福感!
三、共同成长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见知识如海,学海无涯;可是学习的途径,并非只有“苦作舟”这一条道路。学校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做一名真正的舵手,认准方向,出海有功。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不断的通过网络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新的挑战更能彰显我们的教育情怀,激发我们的教育智慧。未来已来,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行动中不断地赋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