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录像就像是摄影机拍摄放映出来,把图像记录下来,以时间的形式记录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录像装置:录像装置是以双屏或多个屏幕放映出来,和空间产生碰撞,在一个空间内以多种不同形式呈现。
区别:录像与录像装置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和观众、或者与空间有没有互动关系。录像装置能够更好的与观众相呼应,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意义。
课堂上提到了托尼·奥斯勒,如果他单凭录像的方式去呈现那些诡异的眼睛,会让观众很难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很难解释他想干嘛。他以录像装置来放映,能让观众更加独特的去理解那些眼睛想要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感觉。
《玩偶》前有一刻惊悚。被抛掷于衣箱内的小人儿身子是实在的布偶,头部却是虚幻的投影,他圆睁的大眼无辜地注视着头顶上方,那个随时将要阖上的衣箱盖既压迫他的头颅,也压迫他那婴孩的小身躯里裹着的小小的心脏。他望见了什么?人类等待救赎的命运竟然就被归置于这个如此狭小的空间。
眼睛
侧身于《眼睛》中漂浮的大小眼球之间,一如眺望星空那浩渺的河汉,星球上端坐着沉默的灵,望向不安分的地球人;亦如踏入了远古幽闭的灵魂栖息地,每一只睁大、紧闭、转动的眼睛都在审视着周遭,寻找着他的同病相怜者,但眼球之间的距离正似星际运行的遥不可及,使那些探寻都显得徒劳,只剩下笼罩于宇宙间的孤独压倒性地控制了一切。
他认为眼睛是对观众与装置间移情作用的一种探索,一种心理测试。这是一个由观众和视频中的演出者参与的游戏,艺术作品在测试观众,骚扰、打乱他们,观察他们以得到一点回馈。
能够在空间里面体现生命的价值,在一个个虚拟的空间中被构建、被审视、被交流,这是一种对于构造成新生命的体验形式,也是对于观赏人新的思考。能够与人互动,这也给创作者制造出来的“怪物”一个新的生命。
通过新媒体技术制造的新人类(或者说新怪物),成为了奥斯勒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