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随便公子
存在就是规律
规律就要服从
人代表世界杀害自己
——顾城
又快到双十一了,不知多少单身人士又要被虐的体无完肤了。
我只想说虐狗的都尽管放马过来吧!毕竟我已早不是当年的我了。
男人因为孤独而优秀,女人因为优秀而孤独。换言之,你有多优秀就有多孤独。
1
正是孤独驱赶我们前行
每一个孤独而优秀的人都在不断前行,他们渴望与人建立联系,渴望摆脱孤独。所以才需要不断前行……
他叫王澍,今年54岁,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于2012年5月25日下午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其份量等同于“诺贝尔”和“奥斯卡”的国际建筑奖项,他让这奖第一次落在了中国人手中。
“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谈起成功的秘诀,王澍说,幼年时因为孤独,培养了画画的兴趣,以及对建筑的一种懵懂概念;毕业后因为孤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以后的很多设计灵感都来源于那个时期。
尽管张楚在歌中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另外一句话:“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一份孤独。”
2
因为孤独,更加专注
因为孤独,不必讨好他人,舍弃了无用的社交,所以才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被外界的烦躁所打扰。
李嘉诚出生于书香门第,爷爷是清朝最后一科秀才,两个伯父还曾跨海留洋,父亲也曾是小学校长,但由于二战爆发,父亲染上肺结核死了,李也染上肺结核。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李嘉诚回忆说,“我告诉自己不能死,身为大儿子,为了母亲和弟妹,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后来用自制的办法对抗肺结核,用替人写信换鱼汤……
“孤独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态。”那位熟知李嘉诚经历的高层如此评价道。在她看来,经历过少年磨难的李嘉诚,早已习惯了孤独的感觉。
“孤独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独处时,他脑海会开始做思想的挣扎,会不断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李的一位友人说,“他现在的高度自律习惯,就是来自于此。”
3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刘同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的青春期也充满孤独,痛苦和迷茫。
提起高中时光,刘同说那是一段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
有一天,刘同在纸上写下命题:谁的17岁比我惨。他为此还一一列出“最惨”的几件事:永远没有零花钱;永远穿一样的衣服;男生不把我当男生;女生不把我当男生;父母不理我;老师不理我。
后来他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成绩差的缘故。后来他努力做出改变,提高成绩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此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刘同才明白种种孤独感实际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正如新书所写,孤独是刘同在所有情绪中最为认可的一种,经历过孤独,才能有新的力量。他解释:“孤独的感觉太棒了。那不是失败,而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时光。”
说了这么多不是让你追求孤独,而是让你不要害怕孤独,坦然面对,孤独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还在奔跑,就不惧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