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情人节在中国也流行了起来。一到2月14号这天,全网铺天盖地都是情人节的相关文案。一些温馨的问候语也充斥着各个平台。有情人的,没情人的,年轻的,年老的,都在玫瑰花海里浪漫了一回。
其实,对于情人节,自己并不怎么感冒。可能还是源于自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吧,对于从国外传来的这些洋玩意在心底里虽不怎么抵触,但也没什么好感,所以这么多年,自己没有过过一个情人节,说到底,终归是不懂得浪漫。
还有就是,关于“情人”一词,在我们那个比较落后的小山村里,许多年前还是一个带有贬义性的词,意思为男女之间存在一种不太正当的关系。说起那谁谁谁是谁的情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两个人一些不好的事情。“耍情人”也是我们那里经常提起的话语,一个“耍”字把那种不负责任不该有的关系描述得清清楚楚。所以,在那个时候,保守的人们提到“情人”还比较害羞的,更别提什么送花送礼物等浪漫行动了。
说起来,中国的文字也确实是博大精深,“情人”二字在村民口中不太友好,但如果加个“有情人”三个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最好的祝福跟祈愿。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年轻人出外打拼,接触了一些新的东西,新的信息。“情人”二字,人们虽然不再赋予贬义的含义,但也没有太多热情,对于2月14号这天,更没有太多的热衷。如果说在这一天要送什么礼物之类的话,照老一辈的人来讲,那完全是一种浪费!你想,一束玫瑰花在情人节这天卖得那么贵,买回来又只能看看,不能用又不能吃,且过不了的几天就凋谢了,还不如买点实惠的东西,生活过日子嘛!要那些虚无的东西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