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当下,活在当下!

      2023年6月3日,晚上23:17,值班室的床上

      现在是晚上23:17,我正躺在值班室的床上,距离夜班开始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轻微嗡鸣声和偶尔传来的走廊脚步声。窗外的夜色深沉,远处的路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寂。我看了看手机,时间还早,但心里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夜班做准备。

      最近的生活似乎过得有些麻木。日子一天天过去,像流水一样,没有太多的波澜。我已经很久没有写日记了,心里也没有那种强烈的需求。或许是因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太过平常,自己能够消化,没有达到需要借助文字来宣泄情绪的地步。每天上班、下班,重复着同样的节奏,仿佛一切都按部就班,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录的事情。

      感情方面,依然是一片空白。没有结婚,没有对象,也没有想谈恋爱。生活似乎被工作填满,偶尔会感到一丝孤独,但更多的时候,我习惯了这种独处的状态。每天下班后,我会回到自己的小窝,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干脆躺在床上发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平淡得让人有些麻木。

      然而,生活总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一记重击。上个月,妹妹生日那天,我们特地回老家,想和父母一起庆祝。然而,当我看到父亲的那一刻,心里顿时涌上一股不安。父亲的眼黄、脸黄、上身黄,整个人看起来消瘦了许多。他自己也说,尿也黄,食欲不振,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我心里一阵揪痛,立刻决定带他去医院检查。

      5月5日上午,我和妹妹带父亲去了衡阳县人民医院。一天的检查下来,医生拿着检查报告,面色凝重地告诉我,父亲可能患的是胆管癌(Ca)。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我仿佛被雷击中,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胆管癌?怎么可能?父亲一向身体硬朗,怎么会突然得这种病?我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我知道,现在不是崩溃的时候,必须尽快带父亲去更大的医院进一步检查。

        于是,5月6日,我带父亲去了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坐诊的医生丁成明看了父亲的检查报告后,立刻建议我们办理住院,以便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我们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当天就给父亲办理了住院手续。从那天起,父亲开始了漫长的住院治疗。

      到今天为止,父亲已经住院29天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所有该做的检查,医生最终给出的诊断是肝门胆管癌IV期。肿瘤已经包住了一根大血管,手术的风险极高,几乎不可能进行。医生还告诉我们,胆管癌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有的治疗方案都被一一讨论,但最终都被否决了。医生建议我们采取姑息治疗,尽量减轻父亲的痛苦,延长他的生命。

        为了降低黄疸,父亲做了排黄引流手术。手术后,胆黄素降到了60多,父亲的肤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然而,最近几天,引流管里几乎没有胆汁流出。我们问医生为什么引流袋里没有东西了,医生也表示不清楚,只是推测可能是胆管通了一些,胆汁在体内正常代谢了。听到这个解释,我心里并没有感到安慰,反而更加焦虑。父亲的病情到底如何?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医生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感到无比的无助和迷茫。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办理出院,让父亲回家休养?还是继续住院治疗,等待奇迹的发生?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每次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脸色暗黄,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我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痛。我想为他做更多,但却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父亲一生勤劳朴实,为了家庭付出了所有。他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辛,总是默默地承担着一切。如今,他却要面对这样的病痛,这让我感到无比的不公。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替他承受这一切,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夜深了,医院里的路灯依旧明亮。我看了看时间,距离夜班开始还有不到半个小时。我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都必须坚强面对。父亲的病情让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尽力去爱和关心身边的人。

      或许,我应该重新开始写日记。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无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父亲的病情让我明白,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值得被铭记。即使未来的路充满未知和挑战,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

      夜班的时间到了,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去接班。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我知道,黎明终会到来。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我都会陪伴在父亲身边,和他一起面对这一切。

——2023年6月3日,夜班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