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1日发布。意见提出,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早在30年前,钱学森就曾写道:我们应该下定决心搞电动汽车,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汽油和柴油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钱学森认为,21世纪,环境保护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1992年,钱学森写信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到了互联网新时代,我国汽车制造业抓住碳中和、电动化、智能化的窗口,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在当时由传统燃油汽车主导的汽车市场似乎对此视若罔闻,这对于当时本就低迷的国产汽车市场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共推出94款新能源新车,是合资品牌的13倍,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总量里自主品牌占比达80.6%。 此外,新能源品牌在中国品牌的销量占比达到49.9%,这意味着每售出两辆中国品牌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新能源车。
有此成就离不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快速发展,政策引领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说。近年来,各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到汽车生产再到消费者购买汽车,一系列举措让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有此成就离不开坚持自主创新。“再难不能省研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认为,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奇瑞每年将销售收入约7%用于研发投入。从2001年起,科技部就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为“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的“三纵三横”总体研发布局。此后三个五年计划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集中攻关,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的组织模式,确立了“纯电驱动”战略,“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但我们还应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影响着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不断吸引各国的车企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大众集团以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4.99%股份,将合作开发电动车产品,日本丰田与广汽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德国大众在安徽建立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总部。国产新能源汽车应持续发力,巩固优势,补齐短板。相较合资车企,国产汽车在品牌价值、技术研发、全球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国产汽车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能力。
可以看到,以智能化为契机,凝聚各方合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在下半场继续引领潮流,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