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漫,如果可以应该把时间线拉长。如果可以我能进步的,我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但是,有时候我没有搞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以前的话想,我出于什么目的想要去做这件事,我感觉自己似乎有点回答不上来。现在我有点知道了。
听齐帆齐老师分享的时候说到莫言,一开始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可以每天吃饺子这个朴素的愿望。
这个愿望是朴素的,也是有力量的。这是为了生存,为了可以更好的期待。并把期待变成了具体描述实行的力量。
纯粹来说我感觉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好受点的缘故才开始写的。一开始,我只是想在对话中,让自己可以说出来。因为,一开始我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如何为自己争取利益,我纯粹觉得自己不能拒绝。底层的是我害怕失去的不安全感。也许我是一个迟缓的人,但我不必自责或者自卑。因为,这样的是可以有改变的。
就像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到底哪边占优,哪边就可以制霸自己的决定。我们无时无刻都有选择,一开始而我做出选择是多么困难。因为我很害怕,但是我又纠结。想把最好的留到最后,然后成就完美的通关。
选择哪个都是自己决定的,但是,完美就是不出现。接受这份不完美,这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一开始我觉得我不知道,不是我不思考。而是觉得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简单。
我不知道自己会怎样。但是我可以和自己说,谢谢你。但我说不出来,到底为什么要谢谢?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也可以不分析,我也可以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想要去改变的都记下来。可能这个感觉是和以前不一样的。
我知道这是改变,这是属于我的改变。以前我在看着别人改变的时候,是挺为他们祝福的,也很羡慕。但是,当我有了改变,我就明白了,改变其实可以简单,也可以很难。只要举重若轻的去就好了。
写作这件事,我开始写起来了,而我也开始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处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记得边说过,如果我一直悲剧的想,那么,之后我得到的就是一场悲剧。这不是臣服,这是缴械投降。
这句话让我觉得,有了共鸣。我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因为妥协就是失去了选择的结果。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坚持多久,但是,我可以给自己不设限。
如果要给我定个期限,我想可以的话,在我心中期待自己可以继续到最后。永远不能就此放弃自己选的权利。
权利是自己的,后果也是自己的,但是,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就此放弃权利。但是,最近的想法都要写下来。
不为别的,就为不失去一些东西。等以后,这就是我的资源。
等以后,我可以好好去看看,当时,我有了决定,才有了之后的变化。
等以后,我可以邀请我的好友一同看看我写的。愿我们的美好被自己记录了后。
等以后,我忘记了这些事,当我再看到时,我就会慢慢感受当时我有多么爱自己。你说是不是呢?
寄给未来的自己。愿你一直平安喜乐,愿你一直开心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