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
为什么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会不一样?
我们所谈论的世界到底指的是什么?
也许,所谓的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我们所谈论的世界,只是我们眼中的世界,换句话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我们对世界的解释。比如说,情绪管理ABC理论,发生一件事之后,我们会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这件事,然后传递给大脑,大脑进行判断和解释,随之产生情绪。
可以发现,当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并没有产生情绪,而我们的大脑做出判断之后,情绪才会随之而来。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过我们的耳眼鼻嘴、皮肤感知到的世界是信息,是没有偏向的客观信息,但最终做出决策的依据虽然是信息,但更多需要自我认知,根据信息做出判断。于此,便需要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那么,我们便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不过是我们想象中的世界,而非客观的真实世界。甚至可以说,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认知到客观的真实世界。
想起来可能很可怕,我的天呐,我们居然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原貌!甚至有些悲观,我一直以为的真实世界原来不过是我想象中的世界,我好像被骗了。
那么,怎么办呢?
想到这儿,我想到了一句话:如果不多看看,多和有趣的人交流,多经历经历,多读读书,似乎永远不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多样,有多有趣。
也许,只有我们经历的越多、见识的越多,我们才能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才会显得更加“真实”。
此时,我再次想起了阳明心学的那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致良知?如何去格物?
也许,依然是去多经历、多见识,去打破固有的认知,重构新的认知。我记得小时候很胖,初三时大概有200斤,身边的人都叫我胖子,那时以为自己会一辈子都这么胖。而后来,和朋友交流、看了很多书,才发现自己的形体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管理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再后来,控制自己的饮食、开始运动,身材便好了很多。
最近发生的思考本质上也是对自己固有认知的打破与重构。比如,来自社会层面的,20多了就得找个对象然后结婚生子;还有来自人之本性层面的,我有很强的饥饿感所以我要吃更多的东西;还有来自所谓的“原生家庭”的,我是这个样子,以后还会是这个样子,不会变化。
在我看来,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会随着固有认知的一次又一次打破与重构更加接近客观世界,这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世界本身是客观的,是不带任何色彩的,只不过因为我们的解释而富有色彩,变得有趣起来,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嘛?
那么,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理想主义者眼中的世界充满光环,现实主义者眼中的世界充满痛苦,而我眼中的世界在光环的照耀下,弥漫着一股痛苦的气息。
致良知,并非一件易事。只有一次又一次对固有认知的打破与重构,只有一次又一次对自我的认知进行批判与否定,只有一次又一次对世界进一步的探索,我们或许才能离自己的良知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