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放学接着小宝,他就在给我讲:妈妈,我们今天回家要写一个作文,作文的开头已经提示了,小红坐公交车去看望姥姥,公交车刚开动不久,一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让大家续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我:哦,这个作文挺新鲜的。
宝:你知道吗?我班的学生都在猜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有的说公交车上发生了抢劫,有的说公交撞车了,有的说公交开到河里了,还有的说司机发病了,还有的坐公交车上出现绑匪了,要绑架撕票了……。
此刻我的起心动念就是听他说,允许他说,而不是去制止他,小孩子家不要胡思乱想,脑子里都装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呀。孩子说说又不犯法,可有些家长就听不得孩子说自己不想听的话,总想听孩子说自己想听的话。当你不允许的时候,你就见不到一个真实的孩子,孩子在你面前都不敢真实的表达,不敢真实的做自己。宁要真实的丑陋,不要虚假的美好。
我:天哪,你们真是脑洞大开呀!
宝:对呀,我们都在议论着到底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有……。
我就认真的听着他说,然后我告诉他:你们这都不是在写作文了,你们简直是在写科幻小说,老师改作文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篇篇科幻小说呀。
宝:我们还真是在写科幻小说,可我就想不起来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好事情发生。
我:那妈妈也参与想想吧,会不会坐上车发现了一个久违的好朋友也在车上,会不会坐上车见到了自己幼儿园里最喜欢的老师,会不会在车上发生了互相帮助的温暖的事情……。
于是回到家他就写了一篇作文,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位老太太紧急犯病了,正巧车上有一位医生用,听诊器给老太太听诊,初步诊断是心脏病 ,又做心肺复苏,还有年轻小伙子站出来做人工呼吸,车上的其他人还帮助打120及时汇报路线,便于汇合第一时间救治病人……。
读着他的文章,就能够感受到整个公交车厢里都是助人为乐的,充满温暖的,充满感动的一幕幕。原本要求300字的文章,孩子一口气写了500字,他自己也成就感满满。
无论孩子说的怎么乱七八糟,但到写作业的时候,他依然知道要写积极向上的内容,别总以为孩子小,别总以为孩子啥都不懂,别总以为孩子时时刻刻需要你的教育,相信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这件事我的感想:
陪孩子上学和放学路上共处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
家长常见的误区是上学的路上反复叮嘱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认真听讲,一定不能给同学发生冲突。放学的路上一连窜的问,你今天好好学习了没有?今天的作业留的什么?今天考试考多少分?……。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营造上学放学良好的伴随情绪,多聊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最好是与学习无关的。
多听孩子说,哪怕他天马行空,说他看到的,说他感兴趣的,说他想说的做家长只负责做好配合,注意聆听,及时回应,你听孩子说的越多,你越能全方面的了解孩子,而不能总是自以为是的教育孩子。
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家长珍惜与孩子共处的机会,做好高效陪伴,认真聆听,及时回应,做好当下配合者。
做一个升级过的家长,把孩子陪孩子上学放学的路变成温暖的路,变成丰富多彩的路,变成亲子共同经历的路,变成高效沟通的路,把这条路变成留在孩子记忆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