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红2019—12—26焦点中级16期坚持分享第163天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会想当然。只是听当事人的父母、老师、同学或者朋友说了有关当事人的事,就以为当事人就是这样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妈妈带着女儿来做咨询,述说女儿特别胆小,即使是在白天,也不敢独自一人在家,妈妈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大的孩子了竟然会如此胆小,她认为女儿表现得有点儿夸张,甚至不相信孩子。在和孩子聊的过程中得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外出打麻将,深更半夜不回家,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孩子常常吓得蒙头盖脑,半夜还睡不着觉。但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给爸爸妈妈说过,怕说了挨批评,或者说了也没用,反而会让父母唠叨自己太胆小。以至于后来也不敢独自一人在家,必须有大人陪着才行。
这个案例中,如果我们只听妈妈说,就会有很多的预设,和孩子聊时也就不会再有更多的好奇。
在咨询中,好奇很重要!咨询师要一直保持好奇的态度、未知的态度,以来访者自己的真实感受为准。听TA说,了解TA的世界,才能让咨询更有效果。
曾记得在好多年前,我当班主任。一位任课教师很生气向我反映说,他头天晚上上晚自习时,班里一位学习很好的学生,一直趴在桌子上,叫了好几次,还很不耐烦,注意力也不集中,一节课基本没怎么看书,让我找学生谈谈。在后来和学生聊天中得知,他周日下午来学校之前,爸爸妈妈因为家务事大吵一架,爸爸还动手打了妈妈,他本来想请假在家陪着妈妈,结果妈妈怕耽误他功课,非要他来学校上课。但是他哪里能安心学习呢?满脑子都是爸爸妈妈打架的画面,一直在担心妈妈,心里只想着:不知道爸爸妈妈现在怎么样了?我耐心听他说完,问他当下想怎么办,孩子说他想趁中午放学回家一趟,看看妈妈怎样了。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只有让他回家亲眼看到妈妈的状态,他也才能稳定下来,不然他人在教室,心也在家里。结果孩子下午来了之后,挺开心的,说爸爸清醒之后给妈妈道了歉,妈妈也已经原谅了爸爸。
如果当时我听了任课教师的述说,就认为孩子是在偷懒,就想不好好上课,把孩子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批评教育一番,结果会是怎样?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后果也许会很严重。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保持身后一小步,用好奇的态度,听听当事人怎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