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与孩子相处的反思,我想我得做深刻的检讨了。
刷公众号的时候,看到一遍文章,说的是
一众家长面对孩子写作业的种种梗,直呼“未来亲家,现在就把孩子接走吧!”觉得文章写得很逗,就跟老公聊了起来。结果旁边的孩子不乐意了,叫了几声就开始发脾气。于是,我笑着逗他:“未来的亲家,赶紧把这孩子带走吧!”孩子不干了,脾气立马就上来了。衣服一甩,拉着我就开始训话,开口就是:“你靠墙站好。”完全一副平时我们待他的语气和态度,看得我直想笑。事实上,我也是真的笑的直不起腰来。面对我如此的态度,孩子反而更坚决。
仔细一想,孩子的一举一动不正是我们以往对待他样子吗?正如在蒙特梭利的书中所说的,大人是孩子的榜样。而孩子也正是模仿大人的举动成长的。成人可以对孩子的举措不满,换而言之,当成人如此对待孩子时,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极度不满和反对的,只是摄于成人的强大而暂时屈服。
思及此,我努力调整呼吸,缓和自己的情绪,配合孩子的要求,认真的靠墙站着。看着孩子情绪慢慢平缓了,然后心平气和的和他阐述事实:我现在站好了,那谁帮你倒洗澡水呢?或许你该自己去完成了。孩子思索了片刻,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激了,然后变换了语调,很亲切地请求:“妈妈,你帮我倒洗澡水吧。”
终于,一场战火又平熄了。
很多时候,和我们斗智斗勇的也许并不是孩子,而是成人自己。
小时候,常听父亲提及,他小时候,奶奶对他是恨之入骨了的,哪怕如今他已为人父,可母子之间的关系仍是剑拔弩张。反倒是二叔,独得奶奶宠爱。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同是一个娘胎的孩子,差别对待怎么就那么明显呢?直至自己为人母,日日在带娃的路上鸡飞狗跳着,才明白其中的原由。
从父亲对以往的描绘,以及自身接触了解中发现,父亲的性格像极了奶奶,脾气急爆火爆,待人待事爱憎分明,而二叔,温文儒雅,说话做事不急不懂,像极了父亲他们描绘中爷爷的样子。所以也就能够理解奶奶的爱与恨。她“恨”父亲,不过恨的是父亲身上最不愿看到的自己,对二叔的独宠也因他身上有奶奶自己所欠缺的美好。
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品行,成人本身就得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