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选择恐惧症”难道仅仅是因为穷?》那篇文章中提到,网络民众调侃当下最流行的“三大病症”:拖延症、强迫症、选择困难症。
然而一个几乎人人都存在的病症,几乎蔓延整个网络群众,即“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
典型的是怕生,不想跟陌生人交谈,尤其是求助时,会不知所措,会莫名尴尬,会因为他人的某些反馈或无反馈而焦虑,宁愿自己待着。
延伸的还有“怕熟”,例如面对不是很熟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会下意识地保持沉默,或避免接触。
社交本是人类为了实现相互连接的行为活动,因不同动机大家从陌生变熟悉。于动机而谈,社交:
一为追求信息的互换,为了获取当下某些需求的信息或内容而去社交,如参加主题活动或主题聚会;
二为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旨在获取社交潜在的未来价值,如参加活动聚会时,不管熟不熟先微信加个好友,如人脉;
三为追究精神的满足,消除个人孤独感,提升自我价值,获取认同。
然而当下社会里越来越夸大第二种关系社交的重要,使得社交越发成为获取某些利益的场所,更多的为了社交而社交,使许多人获取不到精神的满足,反而局促。
那么自然会有不少不喜这类社交的人抵制,甚至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相信不少人第一想到的是内向性格的人。
诚然,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对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直观来看,确实很像抵制社交。
于是不少人的认知里,不爱社交的人基本上都是内向的人,更甚者说是因为自卑,害怕在社交关系里被否认和嫌弃,觉得自己不值得被接纳,做事说话顾及别人,别人哪怕对自己一点点好,都受不起还觉得给人添了麻烦。
但不喜社交就真的是内向吗?内向的人就真的只是因自卑而不喜与人交往吗?必然不是。这三者从来都不是绝对等号关系。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有这么一段话: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科室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远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不愿意跟一些人交往,甚至交谈说句寒暄的话语都不想?最主要的是TA对你没有“吸引力”,也就是周国平先生说的“乏味”,于是不如独处。
当下时代,让获取信息变得简单,某些为利益而需要结交一些人也不再受地域的限制,那么无意义的社交更显得浅薄,更何况有时还会“委屈”自己。
我闺蜜,说是内向性格,不爱跟人搭话,最烦各种社交场所,享受独自的时光。但她说每次看到关于分析内向为何“社交恐惧”的文章,都跟自己对补上。
她并不会因为社交里的跟中会干扰自身情绪的因素不想跟别人说话,而是认为没有人能跟她达到同一频率,说了也白说。换句话说,自身等级太高,低等级的人理解不了自己,于是不想搭理。
说白了,她有些自恋,但这种对自我有评判标准,而不依靠他人评价的自尊心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独立性自尊”。
心理学上把自尊发展分为3个阶段:
·依赖性自尊(dependent self-esteem)是依赖他人的肯定和表扬而提高了自己的自尊心,获得成就感,渴望被别人赞同。这种获得的自尊不稳定。
·独立性自尊(independent self-esteem)是有对自己的评判的标准,不依靠别人的看法(尽管别人对自己有很多看法,但最终还是自己去衡量),是对自我的认同产生的自尊,这种自尊比依赖性自尊要稳定。
·无条件自尊(unconditional self-esteem)是一种水平很高才能达到的自尊,是既不需要别人的评判也不需要自我的衡量,是一种自然地存在状态,不需要对自尊进行评价。
依赖性自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追求的是外部尊重,独立性自尊则追求内部尊重,这样的人一旦遇到与自己相同层次的人,即使偶尔意见不合,也会在观点分歧中交流,更进一步,个人也会在此次交流中获得深层次思考,实现个人成长。
如若与你交往,单单只是为了能有个人交谈,为了获取认同,许多话题中思考层次都达不到相同频次,甚至某时为了不必要的无意义争论而沉默,那么“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社交吧。
但一拍即合,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便真的是“确认过眼神,你是我要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