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 晴 星期一
这还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毕竟这是孩子求学路上的第一个期末考试,而且孩子是带着近40度的高烧参加的考试,这样的一天,真真正正的让我感觉陶醉不已。
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的,我也不例外。上了近二十年学,最烦的一件事是什么?那就是父母、家人、亲人、认识自己的每一个人在考试后或假期里见面就问的一句话:考得怎么样?考了第几名?
没完没了的问,没完没了的回答,没完没了的不耐烦,没完没了的心火焚天。当年就在想,上天呐,我啥时候能够摆脱这种考试的日子?可是,那个年代,不,包括这个年代,有句很形象的话:分,分,学生的命根儿。
最近微信里流行一个冷笑话,说这段时间,家长应该买根甘蔗,孩子考得好,就给孩子内服,孩子考得不好,就给孩子外用。其实,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的好,可是,总得有倒数第一的出现,就像总得有正数第一一样。
说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厌烦的家长喋喋不休的说教和与其他孩子没完没了的对比,不想落到孩子身上。我希望孩子正视、重视每一次考试,但我绝不希望孩子将成绩当做自己的命根。我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够自觉、自愿的学习,但不希望孩子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绝不希望孩子为了父母或者为了他人而学习。我希望孩子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明白学习的目的和知识的重要性,但绝不希望孩子想当然的认为书本上的死知识就能够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上午孩子考试完,他妈妈接他回来,我跟他妈妈说,别问孩子考的咋样了。早晚成绩下来就知道了,好也罢,差也罢,都已经这样了,何苦让孩子的精神遭受不必要的蹂躏。考试最重要的目的有二:第一,检验时间段内个人对需掌握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对阶段内的学习状况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便于下个阶段的学习。
作为家长,我个人认为,不能将成绩作为给孩子糖还是棒的判定标准。上次期中考试的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做的非常好,没有根据成绩给孩子排名,而是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进行分类,让家长们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和在班级里的学习情况。
下午,孩子照常打点滴,班主任将班级的考试情况及数学试卷发在了群里,我问了问孩子,最后两道附加题都做了?会做?孩子看了看没回答,我也没再问。其他的题目我看了看没有太偏的题,根据平常的学习来,基本都能够考满分,即使有粗心,考95以上还是没问题的。当然,这是指孩子的同学,对于孩子来说,能够考90以上,我就很满足了。
一个,孩子本身就粗心大意;第二,孩子做题有比较慢,跟不上节奏;第三,发着高烧考试,怎么着也受影响。所以,我就不计较于孩子的这次考试了,眼前还是这治病是第一位的。
祝福一年级的所有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幸福!这个相对特殊并有纪念意义的夜里,祝所有老师和家长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