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这跟他改不改姓没关系。除非他卸掉一切职务,做个不问世事的富家翁。可是他做不到,却又不听话。
本身刘备就是多疑之人,还不听刘备的话,而作死自己的就两件事:第一,建安二十四年,关羽麦城困,求救于封、达,令发兵助。封、达不承羽命。羽身死,先主恨之(节自《三国志》)。明明能救,却不救,也不想想关羽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关羽对于蜀国是意义;第二,建安二十五年,关羽死了,孟达知道事情不妙跑了,投降魏以后,带着徐晃等人来打上庸,修书于刘封,劝刘封归降魏。刘封大怒,毁书斩使,与魏军决战,可是输了,逃回了成都。如果守住了,可能会晚点死,毕竟刘备也是在用人之际。
经过这两件事后呢,刘备数责难之,估计刘备心里越想越恨,骂和揍是解不了了,杀心也起来了,就是找不到理由。孔明先生这时候来了一句替主分忧的话“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于是赐死了刘封。再假假的哭了一场,表达一下不得已而为之,自己也舍不得的心。最后好处他得了,坏人臣做了。三国时如果有小金人,刘备是妥妥的年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