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弦月 喜欢就关注吧(๑><๑)
依旧是一个听着雨声醒来的清晨,昨晚又下了一夜。已经是早晨7点,屋里的光线依旧很暗,偶尔听到开车上班的人们轮胎滑过水洼的声音。该起床了,却懒得动。思绪缓缓游移,身体依旧保持着刚醒时的姿势。
昨晚我们好多人一起吃饭,大家感慨“最近几次吃饭,都是有人要离开才聚。”这次是小吴要走,我们一起工作了8年。都是刚毕业的年纪,第一份工作。
我比小吴早来单位一年,依稀记得初次见他的那天,也是一个早晨。我和娜姐正在收拾办公室,门口安静的站着一个文艺小后生,因为之前也听说过最近要有新人来报道。
“你是?”我们还是不太确定。
“领导让我来这儿等他。”他两个手插在裤兜里,很酷的表情。
“那你进来坐吧。”娜姐热情邀请。
“不了,我就在这儿等他。”再无其他寒暄,我和娜姐相视一笑。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那年小吴23岁,长得文艺,性格安静。昨天大家开玩笑说他现在都快32岁了。时间不动声色的悄然流逝,留下一群唏嘘变老的人们。
那个时候我们都毕业不久,跟着有做项目经验的同事学习,感觉每天时间都不够用,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总是轻易让我们手忙脚乱而感到应接不暇。因为都是刚毕业,家也不在这边,所以我们都是住在单位附近小区的宿舍里,然后就是各种加班。
偶尔周末,我和娜姐买一大袋子瓜子,一些辣鸭脖,坐在沙发前一边吃一边看电视,7点进门,10点洗漱睡觉。后来回想起来,我们都说现在都没有那个嗑瓜子的功力。
要说我在这个单位还是跟着娜姐学会的东西最多,初来乍到,那个时候娜姐可是没有对小吴那种热情对我。后来我们说起来,她以为我是领导的同学。我们一阵大笑,领导同学来这儿上班?
娜姐是赤峰妹子,典型的浓眉大花眼,性格豪爽,做事情雷厉风行。年纪相仿的我们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工作上娜姐也是一边教我一边帮我。刚上班的我,在娜姐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工作的节奏。偶尔也倍感压力,总说要换工作,没想到居然在这儿待了快十年。
霞子是在小吴之前来的,我们对她第一印象就是个子好高。她自己也因此偶尔会发牢骚,别人是因为长不高,她是觉得自己长太高。我们俩特别喜欢聊天,把过去翻个底朝天。其实,平时我们都不是话特多的人,开启聊天模式就滔滔不绝。
再后来,啦啦来了。她是一个心大、爱笑的人,总觉得什么事儿都不会往心里去,大大咧咧的特别想得开。我们几个人都在一个宿舍住,人渐渐多起来,也愈发的热闹。我挺羡慕啦啦那样性格的人,相比较而言,自己想得多又细腻,有时候多愁善感...
我们一起住的日子,回想起来都是青春韶华、欢声笑语。有件趣事,好像只有我和娜姐知道事情的真相。
我们租的房子是两室一厅那种,我和娜姐睡一个屋,她们俩在另外一个。有段时间,每到凌晨三点、四点,就能特别清晰的听到用钥匙撬门(那个门是过去那种铁门,不是现在的防盗门)的声音,持续快一分钟的时候,我们心跳也跟着加速了。我和娜姐的卧室离门比较近,听得更清楚。
刚开始,我们以为是别的声音。再后来就叫她们两个一起听,确认是撬门的声音之后,我们都开始忐忑和害怕起来。但有一点我们不解的是,这个小偷每天这个点来,执着的撬一会儿门,第二天又来?
后来我们就记下楼下保安室的电话,在听到那个声音之后,蹑手蹑脚的打电话叫保安过来。几分钟后,他拿着一个大手电筒出现在门口,听我们几个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他说,他上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出去。后来,他去监控室看了监控,说直到5点多三楼住的保洁大爷出去开工了,再无他人,我们只好继续警惕。
我们去单位和同事讲了之后,两个男同事去我们宿舍住,让我们去别的地方住。次日,他们说,没有声音啊。
再后来,又是半夜,我们又听到了那个声音。娜姐胆子比我大,起来开灯,我跟在娜姐身后,刚走到客厅,听到声音是从厨房传来的。开了厨房的灯,只见台子上放着半箱红枣的箱子被拖行了一段距离,差点掉到地上,原来是一只老鼠在啃干了的红枣。
我和娜姐忍不住一阵笑,后来以此为理由让房东换了新的防盗门,把厨房的红枣也扔了,再没有听到过那个声音。她俩一直以为,是因为换门的原因。
还记得那个时候,娜姐想吃方便面,买好几袋,再买个西红柿,一些油麦菜,香肠。我们都说,娜姐你一个人吃不用买这么多,我们都不吃。娜姐很自信的说,等你们闻着味儿的时候,也许就不这么淡定了。电锅煮了满满一锅,色香味俱全,我们几个都围过来,“好香呀”。然后就见锅里多了几双筷子。
……
最初的我们,青春稚嫩,满怀梦想。
最初的我们,懵懂无知,无所畏惧。
最初的我们,天真烂漫,似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