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许多我们自以为熟知的概念,往往是经不起追问的。要是我们自己问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自诩知道的概念原来都不懂,或者说似懂非懂,自认为懂也是处在一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尴尬境地。就比如说什么是知识?不问还懂,问了就不知道了。很多人天天说自己在学习知识,但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什么是知识?我们每天刷的朋友圈,看的新闻报道是不是知识呢?
成甲就知识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内容只能叫信息。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我们每天接受的很多信息能不能变成知识,取决于我们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的行为有没有发生改变,有没有产生新的结果。我们对很多观念点头称是,对大咖的理论深表认同,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那么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就算不上知识。这也是大家经常感叹的,知道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所在。作者进一步给我们指出,这实际上也是衡量我们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之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发生改变,如果依然如故,那么这种学习是没有效果的。
那么是什么临界知识呢?首先要明白物理学中的临界质量,它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在知识领域,有些知识也能发生裂变,对我们的很多方面能起到指导作用。当我们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在诸多领域的大牛,就是临界知识威力爆发的结果。但临界知识的储备也是一个私人积累的过程,无法拷来即用。但是,积累临界知识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期待下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