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篇女性主义的文章,说一个画少女漫的女漫画家不想再塑造脑子空空只会流泪的女主角,想让笔下的女主有想法有灵魂有目标有性格,但遭到了女编辑的反对。编辑认为少女漫的女主不需要有想法,只要会哭就能引起女读者的共鸣,就能有销量,作者这种冒险的想法不可取。但最后该作者还是以女性主义的价值观成功说服编辑改变了想法,从此让笔下的女主实现了转型。
那篇文章没有说女主转型后漫画的销量如何,但我估计后面不会很顺利,因为编辑的看法本来是对的,作者这种想法非常不合时宜。毕竟她画的是恋爱类的少女漫而不是青春热血漫或者大女主漫,不同类型的作品要契合目标读者的口味,人家到你这儿是来看啥的你就给人家看啥,不能胡来。通俗作品搞混了类型就会成为四不像,到时你哪种读者都讨好不来,商业上就必然面临失败。
上野千鹤子说过,女人是从少女漫中学习爱情的,而男人是从爱情动作片中学习爱情的——从她这个精准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所谓少女漫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作品——女读者看少女漫其实不是来看女主角的,正如男人看爱情动作片并不是去看男演员一样;少女漫的女主不需要有脑子,正如爱情动作片的男演员不需要有颜值——何止颜值,他连正脸都不需要。对少女漫的目标读者来说,作品的女主其实就是个引子和空壳,作为引子的存在是为了引出并塑造男角色,而作为空壳的作用是为了方便目标读者们带入自己——不同性格的读者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评判、偏好、感受带入这个女主角,因为尽可能容纳更多读者的代入感就是少女漫女主的存在意义,所以她本身的存在感必须尽量稀薄。而如果女主有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真实的人物,那么就会有相当一部分想法和女主不同的女读者难以带入自己,这部漫画就不可避免地面临读者的流失。
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少女动画,女主基本就是个面目模糊的工具人,始终被情节推着走,没有任何想法,整部作品都结束了也看不出她是什么性格,到底喜欢哪个男角色(当然所有的男角色都是帅哥,各种类型的都有)。所谓没有想法也可以说是优柔寡断,因为她一旦有了想法,确定了喜欢哪一个,这部作品就会失去其他男角色的粉丝。这些游走在各个帅哥之间的女主因为不能和任何一人确定关系,在我看来就非常绿茶,正如后宫作品的男主在女读者看来非常渣一样。有些后宫作品的男主角也是性格懦弱毫无作为的类型,始终有选择困难症,那些女角色却都毫无缘由地倒贴上去,这在我看来就很难理解,比如著名的伊藤诚,好在他最后因为自己的渣男行为被一号女主砍了脑袋——这部《日在校园》的动画是非常治愈的经典之作,向所有人推荐。
那些一对一的纯爱类少女漫就比逆后宫类的好一点,但其他配角带来的多角关系也是必然存在的,不然情节真没什么可画的。其实不管哪种类型的少女漫,大多数目标读者想看的都是女主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顶多流几滴泪,所有的男角色就都会无条件地对她好,为她心碎。可你非要让女主有脑子,好像她还需要动脑子才能拥有爱情,那这不是让读者闹心吗?你不知道她们来你这儿是为了看什么的吗?如今的选择这么丰富,读者看少女漫也只是为了爽,而不是为了被教育。如果我打开一部爱情动作片,却发现里面爱情戏比动作戏还多,那肯定是要问候导演一家的——我要是想看复杂的剧情或者角色的心理,就会去选择正常的文艺片,谁会来你这儿啊?
所以对作者来说,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创作的是什么东西,目标读者是谁,然后按这个东西的规矩来。如果不想守规矩,那就换一个能实践自己想法的赛道,去创作符合你想法的类型。这个女漫画家的事只能说明女性主义的思潮已经蔓延到各个领域甚至是不合适的领域,但因其违反人性,注定无法在少女漫的领域流行起来,正如女性主义的思想也无法影响后宫类作品和爱情动作片的创作一样——在人性面前,任何思潮都只能低头,更何况在当今这个资本市场主导内容的时代,读者们最终都会用钱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