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跟友人聊天,友人提起多年前机缘巧合我们一起认识的N。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早已没了N的联系方式,从N离开当初相识的那个环境后,就没想着再联系了,无论今后N多么发达多么耀眼,都不会再联系了。
无他,为人处世方式差异太大。“同”的地方太少,求同存异几乎不可行,干脆放彼此一个轻松。
友人哈哈大笑,说与N偶尔联系,只因为当年仅有的交集。
我感慨:这几年经历诸多大事,疲于应对,深感精力时间有限,要尽的责任、义务又太多,自忖没有三头六臂,就开始做减法。其中,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净化朋友圈。到这个年龄,真不想再过得那么累,维系所谓的“社交圈子”了,简单纯净,就挺好!
友人说:“思路很赞,幸福不是获得什么,而是尽力避免痛苦。再多的温暖,比不上一次伤害。”
心有戚戚,调侃友人:名言警句新鲜出炉,我得赶紧拿个小本子记下来。
友人正色道:“不过这事儿不好说,避免风险又会错失机会。”可在我看来,那“机会”或许只是诱惑呢?它俩本就是双胞胎。
2.
199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过著名的“邓巴数字”,或者叫“150定律”。他研究指出,人类智力可维持的社交范围大概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这理论广为流传,可见拥趸甚多。
个人的亲身体会是:生命旅程中,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有心力维持的顶多就是这个数字的人际关系了。
见到过微信朋友圈有6000好友的牛人,惊奇之余,自叹弗如,觉得自己能把亲密关系经营好,再有一些心灵相通、气味相投的亲朋好友可以相处、交往,可以相携相帮着度过或美好、或艰难、或开心、或低落、或高光、或庸常的时刻,就已经万分幸运了,没有余力去八面玲珑地社交,也不敢奢望有多少人能分出过多的精力给自己。
毕竟,人生不易,大家都挺忙的。
能把值得珍惜、用心的人花心思照顾好,都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3.
人到中年做减法,还体现在对待衣物用品等方面。
物品对人精力的占用,一点都不比人带来的少,或许更多。否则,成就卓著的扎克伯格不会每次同款T恤不同颜色买一打,他为的,就是节省花在穿戴上的时间,而把更多精力放在他挚爱的事业和家人身上。
隔一段时间,清理一下衣橱鞋柜,把不适合的或再也不会穿用的衣物捐出去或者丢掉,腾出空间的同时,也解放自己。
物理上“空”的状态会减少纷扰,带来虚静,消除凝滞,引起流动,生发智慧。当然,也会给人带来闲适不急迫的状态,便于找到自己的生命节律。
少即是多。
悟到做到,就是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