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雪原上,一个厚装的旅人在缓缓地行走,留下一串脚印。只是风雪很快湮没了他的行踪。
冰天雪地,幽暗的雪花打着旋风飞舞,灰白迷离,仿若旅人的心情。
倘若再找不到,还是放弃吧。
1
这个旅人今年大学毕业,受到了一些网络思想的影响,患上了抑郁症,经多次医疗无果。
他认为自己并不抑郁,只是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不知活着为了什么。
几个月前,他在手机里各种杂乱信息里糊翻乱找时上看到一则“世界上五个著名的隐居人士”,为了打发时间,他点开看了看。
与往常一样,只是博人眼球的无聊文章。只是最后一人引起了他的兴趣。
此隐居之人名叫徐一,他跑到网上查了查,发现还真有此人。
百科上解释道,六十多年前,他蝉联了三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反物质动力机,量子复制技术,都是此人三年便得的功劳。有人评价他“一人让物理学进步了五十年”
年轻人不相信,登上诺贝尔奖的权威网站查看后,发现情况属实。
只是他在获得第三次诺贝尔奖时,忽然放弃了所有专利,并就此隐居,声称开始研究哲学,才不为世人所知。这让年轻人扼腕叹息。
这个老人到现在也最多八十岁,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不禁有了拜访他的冲动。
花了两个月时间四处打听,也只知道老人大概在南极某个地方,这世人所知甚少的消息也更激发了年轻人的好奇心。
年轻人于是整理行装,花光大部分积蓄买了最先进的雪地服和飞机票,只身前往南极。
2
几乎问遍了南极各地的中国租界,终于,一个私人矿场里工作的老矿工给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
年轻人本想给老矿工钱,老人却说免费带他跑一趟,年轻人道了谢,乘着雪地车,两人便向南极深处奔去。
行进了三天三夜,晚上在一处公用露营地休息时,年轻人了解到老人年轻时也想找那个所谓的“徐一”。
3
年轻时,老矿工是个英姿飒爽,傲气临人的小伙子。对南极大陆情有独钟,先后十几次跟随探险队在南极大陆实行科学考察或只是旅游滑雪。
一日旅行半途,天气忽然大变,风雪突然疯狂地洒下,他在黑暗中抓着队友的背包,不知是不是队友有意为之,他忽地只觉手上一轻,竟连人带包,裹着风雪飞了出去!
积雪的弹性救了他一命,拿着包和雪地镐,他在稳好自身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往回走。
风太大了!呼啸的尖锐使人耳朵发麻!他只好快速敲下身下的雪,作了个小洞躺进去,把包紧紧地握在手里。
不知过了多久,风雪好似巨兽的脾气才渐渐缓和了下来。
他拍拍雪,爬起来一看,此时已是晴空万里,队友也不知身在何处,到处都是白茫茫起伏的一片。
他觉察到了一些异样,在远处,雪地反射的太阳光像水波一样涟漪开来,一纹一纹的。
他怀疑自己看花了眼,便走到那些光纹涟漪逐渐消失的尽头。弯下身,那变幻的光纹好像活物一样缓慢的跳动。
好奇的他伸手触摸,只觉手指一烫,让他赶紧缩回了手。他暗自奇怪,却没看出什么端倪。想到此时的境况,他拍了几张照片,便想定位往回走,可定位系统不断跳动,这可让他急坏了。
远处有一雪丘,他便有了登上高处查看四周的主意。
刚爬到顶部,就见正前方不远处有袅袅的烟雾从一个管道里冒出,他欣喜地往那跑去,脚下一滑,竟掉进了一个深坑里,失去了知觉。
待他醒来,已是在一个大营地边上的雪地里,便赶紧进医疗站找人疗伤。人是没事了,背包和相机却都不翼而飞了。
从一位医生的口中得知,以前的物理学大师徐一隐居在这附近,可能在做一些实验。大师似乎不想让他人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人 找到过他。
他之后便在此地做了数次搜索,却都无果,再也没看到雪原里的涟漪和炊烟。
4
“我与这里的缘分就只有一次罢。后来我遇到很多年轻人慕名想拜访徐一,不过我看,他们心不诚,也确实没有人找到过。后来,徐一生死未卜,过了一代人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倒是你,是这十二年以来特地赶来,唯一说想找徐一而不是采矿的人。呵呵,我很看好你,找到他了,也记得和我说说啊。”
“其实我来是想……”年轻人看着老矿工满脸的胡茬,笑了笑,低头没再说下去。
第二天一早,老矿工说怕影响了年轻人的运气,告诉他这里的注意事项和返回路线就离开了。
年轻人一找就是七天,食物和水都快耗尽了,眼睛看哪里都是白色的,还是一点线索都没找到,正想放弃时,又遇上了暴风雪。
幸亏没离开营地多远,年轻人赶忙转身回去,仿佛中了老矿工的咒,他竟也给飓风奇异的力量掀倒在地,迷失方向穿行了好远才固定住身体。学着老矿工的方法,他也赶忙挖了一个雪坑躺下来。
这风雪来去也快,醒来时,却见眼前赫然出现了一道悬崖。悬崖对岸,则有黑色的烟雾在一处洞口顺着气流在地平线上缓缓上升。
年轻人非常激动,赶忙拿出登山工具顺着悬崖往下爬,悬崖峭壁上出现了一个宽敞的洞穴,下方还有一个近乎天然的石制平台。
落在平台上,右侧一个小洞口前竟有两块布帘子,里面还可隐约看见火光。
年轻人便贴着侧壁一寸寸地挪到了洞口前,当他脚踏实地的那一刻,他惊呆了。
5
面前是一个极小的洞穴,里面只有一个火炉和一个摇椅,摇椅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边上有一叠书,老者正看着自己。
看着眼前的景象,他似乎有些失望,但又似乎不失望。觉得事实本该如此,却又不应该如此。
“徐一大师!”
“你终于来了,就地坐下吧。”
年轻人有些尴尬,但他拂了拂地面上的灰,照做了。
“大师,您……知道我要来?”
“也许吧。我六十年来一直阅读书本,练习言语,就是为这一刻做准备。”
“难道…我……我是这几十年来第一个见你的人吗?”
年轻人这才发现老人虽然吐字清晰,但语调非常奇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根本无法体会到一种老者的沉着与缓慢。
“不必紧张,不必紧张。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你……来是想探讨一下活着的意义吗?”
年轻人心里一惊。“大师!您竟然知道……我……”
“哦,不同人,可以按自己想活的方式活着,先不急这个问题。我想,你应该更好奇我为什么要隐居。”
“您说的对,这也是支持我此行的动力之一。”
“若不算吃喝和条件反射这类基因控制的事,人的生理控制有七阶行为。”
年轻人自觉奇怪,却不好意思打断。
“这个理论众人皆知,却没有人说出来,有时还把这些生理反应推上神坛,真是可悲不已。这七阶反应便是束缚人真实自我的罪魁祸首。
第一阶,爱。男女爱情,父母亲情,都是为了人繁衍而衍生出的工具,它是大自然一切生命的规律,深深地嵌在了人的基因之内,即使是高超的智者也难以克服。
第二阶,自我反射。避免对自己有伤害的事,但可以通过短暂的冲动打破。这就是为什么犯罪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它极难克服。
第三阶,欲望。人在繁衍,自保的基础上进行追求目的的行为,因为基因给予人活着的目的与动力就是获取快感。这阶只有超常之人才能克服。
第四阶,另类快感。即人们的兴趣爱好,能产生特殊的快感,让人在困境中得到短暂的解脱。克服这阶同样非常困难,只是稍显容易一些罢了。
第五阶,自利。冲动与短期的懒惰,懈怠,人们性格上的自私,凡是能做对自己有利的事都属于这一点。这在世人的价值观上是不正确的,是世上被讨论最多的人类本性,也是相对容易克服的。
第六阶,长期目的。克服它所需的努力是负数。为达到某个美好的目标,做到这点需要克服很多短期欲望和冲动。
第七阶,道德。人类自认为真正高尚的品质,舍弃自我为所有人,但它是对人类整体有利的,属于极难得到的人类本性。”
老人说完便沉默了。
年轻人低下头,陷入了沉思,火光摇曳,寂静中只听到摇椅摇晃的嘎吱声。
末了,他抬起头。
“您的意思是,人的七个本性间互相约制,比如说,犯罪即是欲望,很难克服,但会有上一阶更强的自我反射的约制,而冲动会给欲望增加成分,让它受不到约制?”
老人点点头,却没说什么。
“您的意思是,这些行为都是错的吗。”年轻人再次问到。
“也许吧。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我说的这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并不是什么高尚之物,只是或浅或深罢了。”
“您这么说,我感觉我们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人类本性,确实本该如此,但您的意思是,有更深层次的存在?”
“是的。人的想象就是超越本性的存在。我指没有受到人类本性影响的想象。”
年轻人想了一会儿,说:“抱歉,不过我认为您的话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所有的想象似乎都会受到三四五阶的影响。”
“不,我了解。你有没有想过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比如,在宇宙中间打个洞,折叠宇宙,创造新世界,宇宙外面什么的,再深层次,四位空间,更高维的空间,到顶层没人想象地出的十一维空间。这也许是人类想象的极限了吧。
但你难道不感觉我们的想象被限制了,竟然只能想象到有限的这些东西。”
“大师…你这样说好像有点绝对了……”
“这些想象都是为了获取特殊的快感而想的,真正的想象是这样的,比如一个一出生就处在黑暗之中的生命,并且看不到自己,它会想象,但黑暗让它无法想象,那么它只能想象一件事,就是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越是这样想,就越接近生命的真相。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这种想象力逐渐被欲望占据,最后就失去了。
当我们了解到存在的真相时,我想,这个宇宙将会结束,宇宙是对我们的考验。
人间的伟大智者,释迦牟尼,当他沉入思想禅境,便见到了那些追寻意义的,过去的伟大人物,继续深入,便到了想象的真正边界——虚无。
虚无不是我们所谓的空,更不是宇宙外面之类的,我所谓的虚无便是无限地有形,一种存在的终极状态,想象力在那里可以突破极限,宇宙的意义便深藏在那里。
追随此产生的快感也是人类的本性,唯一有用的本性。只是它会被社交视为冗余之物,在人们相处时悄悄地消磨殆尽。”
“您的意思是,只要想象到宇宙的意义,我们就像通过了测试,但宇宙的意义非常难想到?”
“嗯。最接近真相的释迦牟尼见到虚无时,却感到了无穷地渺小,因为他触碰到了思想与虚无之间的隔膜,隔膜无限宽,无限远,无限有弹性,若是强力突破,便会被挤压致死,让人脑深陷怪圈,无法自拔。
但我相信这是有解的,它只需要生命做到一点——想象出无限,当你做到这点时,便会见到虚无隔膜的边界,这时,只要巧穿过去即可。”
“大师,我有些疑问,这些都是您的推理与想象吗?”
“也许吧。我前面说的都是我的比喻。但你日复一日地静坐冥想,撇开一切外物,会渐渐发现你心中的纯净,在这如水的纯净里,你逐渐深入,便会发现奇妙万千,继续深入,就会发现自我,万物,一切虚无的痕迹。
宇宙中众生平等,十一维生物所遇到突破这个想象力界限的难度与人类无异。宇宙是阴暗的小房间,想象力是通往外界的钥匙。只是你还没找到门在哪里,钥匙就生锈了。
释迦牟尼放弃了对最终目标的挑战,因为他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做到。可惜他没生在这个时代。只要了解了平行宇宙的理论和普朗克长度,便可以通过随机想象来构筑近乎无穷的想象力量,从我几十年前开始沉思到现在,有效的宇宙数量早已超过十的数亿次方,甚至再之数亿次方个,再加上我的随机想象,其可能性令人恐惧。
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们都将得到救赎,宇宙的时间和效果都是同一的,哪怕这十的几亿次方的几亿次方个我,有一个摸到了虚无,一切都将结束。”
年轻人站起身望向洞口,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在峡谷中形成一清丽的纱帐。
“如果你在某个无人之处也能渐渐锻炼这种想象,我们解脱的可能性将会增加一个数量级。”
年轻人望着对岸的悬崖,久久没有回答。
两行泪流了下来,仿佛在大声控诉:我真的永远无法找到活着的意义了吗,活着的意义难道真的只在沉思吗……
老人开口了。
“回去之后和同学聚个会吧,然后按照普通人的方式生活,你会找到活着的意义的。忘了这里发生的事吧,人的本性可以让你很快乐。你快走吧,我要继续思考了。”
两人的脸上在临走前都写满了失望。
6
年轻人回到祖国,想到老人说的,他半信半疑地硬着头皮请了几个朋友吃了顿饭,之后又玩了一整天,朋友对他很好,他很感动。
年轻人放弃了对世界的想象与思考,强迫自己不要想太多。出人意料地,他感到非常快乐,做什么事都有动力。
没过多久,一个朋友竟推荐他到一个大公司上班,从此,年轻人的事业顺顺利利,找了个漂亮妻子,生了两个小孩,对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父爱。
渐渐地,他变得和大学毕业时自己讨厌的一种人越来越像了,在尘世中生活,跟人计较菜钱,不理会街边的乞丐。他当然也遇到了同事勾心斗角,旅游被出租车司机坑钱各种事,他仿佛便聪明了,自己的利益一直达到了最大化。
有时他会想到二十多岁毕业时的自己,一个想太多的毛头小伙子,厌世,多疑,什么都不懂,不会把自己的幻想变成梦想,每天浪费时间想一些没用,幼稚的东西。
生活这么美好。想想自己那时候的傻样就好笑。
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当时到底是怎么转变观念的呢……他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在他四十岁时,他当上了公司的大领导,可谓是风光满面。生日那天,全家人在一起庆祝。吃完饭全家人一起看了部电影。看着已经升入初中的儿子女儿可爱模样,他自己不禁陶醉在了幸福之中……
这是一部关于南极的电影,讲的是好几十年前骇人听闻的诡异暴风雪,七人的旅行队只有一人幸存。
几个人的雪橇队在风雪中寸步难行,一人先前和队友闹了矛盾,被队友陷害,给刮飞了出去。
看到这个剧情,他想起了年轻时在南极冒险,也被困暴风雪,至于之后发生了什么,他也突然记不得了。
之后,暴风雪越刮越猛,被染成灰暗的雪原上忽然出现了一道弧形的金光,那几人竟给那金光活活烧死!
倒是那被陷害的人,给栽到了一个山脚下,光弧把山削掉了半边却保住了这人的命。
雪停后,这人登上山顶,看到了远处营地的袅袅炊烟,得救了。
电影看到此处,他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诡异感觉。总感觉哪里听人说过……难道是当年去南极听人说的鬼故事?
电影还没结束,事后有人来调查此事,发现光弧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在南极搞什么超级武器,还能控制天气,想以此发动战争什么什么的。
然后就派人去端那科学家的老巢,又是各种扯。
四十多岁的他对此表示非常的不屑于嘲讽:这玩意,估计连我儿子女儿都觉得扯吧!
然而,电影继续着,当特种兵踢开疯狂科学家的最后一扇房门时,他心里猛地一震。
里面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
一下子,年轻时的记忆全部涨潮般地推到了自己脑海里。自己当年不远万里奔赴南极原来就是为了找一个什么隐居的人……徐一!自己居然还记得他的名字。
他还想起来老头得过三次诺奖,或者记错了。老头好像还有个什么“道德理论”,具体内容记不得了,讲的是人所有行为都是生理反应而已。现在想想,老头子言外之意就是除了他的行为,别人都是生理反应,像是老头子找了一个自我安慰的高点。
老头子二十多岁年轻气盛就去南极隐居他想不通为什么,老头子六十年未离开就更想不通了。
难道真是和电影说的,在做什么实验?或者真的只是在思考,避世?
当天晚上,他做了个噩梦。
梦中,他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聚会吃饭,饭局到了正中,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开始发表一些高深的哲学演讲,引得其余几个人哈哈大笑。
突然,角落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人,那人忽地站起来,指着年轻人大声叫到:“你,你竟然放弃了真正的自我!”接着,那人抄起一个酒瓶就要砸年轻人。
年轻人赶忙往外跑,没想到一出包间,外面就是一片冰天雪地,身后追着他的人也不见了。
远处的雪地里,他看到炊烟袅袅升起,赶忙奔过去,却陷进了被雪掩盖的一个峡谷里。抬头,看见电影中的老科学家向自己走来,老人看了眼自己,摇了摇头,转而又哈哈大笑起来。
年轻人本想说句话,身下的雪渐渐被金光融化开来,然后年轻人就给坠到了峡谷里去。
坠落的过程中,他惊醒了。
看着透过窗帘的阳光和身边熟睡的妻子,他才醒悟这是场梦。
没想到昨天的电影竟给他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
他想到自己最后坠落的事,突然心里一冷。难道这预示着自己这个大领导的位置会遭人暗算?
放不下这场梦,到了中午他整个梦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似乎忘不掉了。愈觉得有什么征兆,官位愈高的他也更加小心,便带着信三分疑七分的心态花钱找到了附近一个占卜师。
占卜师听了他的梦境,沉思一会儿,说:“凭我的经验来看,您最近可能会有危险。”
“什么样的危险?我该怎么办?”
“您看,这次聚会非常重要,可能是您生命中的转折点,所以您记得清楚,至于后面,您说看到了一个老人……也许您听了这个老人的教诲,发生了转变……也许您应该去拜访一下这个老人。”
四十多岁的他回到家,心里老不是滋味,左思右想,想到被自己诬告弄进监狱的有力竞争对手老王,反而愈发地感到心虚。“难道这人会出来报复我不成?”
下定了决心,他还是准备往南极跑一趟。这个徐一老头,估计都一百多岁了吧,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了。
在储藏室里翻出了二十年前自己的装备。定位仪连接的卫星已经在五年前坠毁了,他只好请人把硬盘里的坐标扫出来。
这件事遭到了妻子和孩子的反对。
“爸爸不要去,南极危险地很!有大雪暴,还有死光!”儿子这样叫到。
他只好对儿子说电影里的都是假的,又对妻子说自己已经雇了几个当地人帮忙,最快三天便回来,他们才稍稍放心了一点。
“一定要小心啊!”
7
五个人,乘着滑行大巴,向目的地驶去。
沿途已经不再白雪皑皑,到处都能看到钻井平台一般高耸巨大的采矿塔,见不到旅行者,和旅行营地了。
看着边上的宏伟建筑,他仿佛感觉这个雪地大巴不过是在餐桌地下爬行于桌椅之间的小甲虫。
终于到了矿区的边界,驶入一片雪原。远处有一个半径百米的灰色大圆盘,便是此行的目的地。
据附近的矿工所说,这个圆盘以前一直覆盖着白雪,周围是一列列光弧,卫星照片拍不到,走进去要被烫伤,但就在前天,光弧消失,圆盘上的白雪突然融化,才露出了它的真容。
徐一这个老头,为了防止有人找到他,还挺狡猾的。
他心里这样想。
圆盘表面和雪地一样冰冷,中间是一条裂缝,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当时徐一身居的峡谷。
“呵呵,老头子知道我要来,把屏障给放了下去罢。知道我现在的成就,老头子一定会高兴的。”
保险工作他做得非常小心,每一个绳索都给牢牢嵌在了岩石里,但在另一个助手的帮助下,还是花了一个小时才挪到两条破布帘子的洞口。
里面似乎没有火光。他纳闷,难道老人离开了?
解下绳索走进洞口,里面漆黑一片,点亮一根荧光笔,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有燃烧的壁炉依旧,摇椅边的书本也依旧……只是摇椅上,躺着一具骷髅。
俯在摇椅边上,往事随着寒风吹进了他的脑袋,一阵阵的震惊与悲怆袭来。
老人的虚无理论,本性理论,此刻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尘埃幻影,一切的虚幻终为虚幻。无论多么厉害,老人的思维并未改变任何事。时间的脚步不会眷恋任何人,老人留下的只有诺奖网站上的几行字。
世界没了你,地球照样转。
起身对着对岸的峡谷。仿佛回到了二十岁的自己,面壁深思,自己为何而活着。
突然,背后一沉,自己俯身往峡谷中跌去。
监狱中的老王受到他要去南极的消息,买通了他的助手,将他害死,峡谷深不见底,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不小心跌下去摔死的。老王接着会立刻找人重审此案,出狱后,自己便当成了公司领导。
坠落中,他没有了遗憾与恐惧,却似乎感到了一种解脱。
自己似乎是一枚无限尖锐的箭向前飞去,在最终的那一刻,击穿了真实与虚无的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