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管理知识,提升能力

最近开始用飞书的知识库功能(类似wiki),把之前印象笔记、简书上的一些笔记、文章按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整理出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收获。

1 什么知识是值得沉淀的

有些笔记,常读常新:往往是讲一些通用的方法的,比如战略目标、情绪管理、如何学习思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有些笔记,都压根不想挪过来,感觉已经不太适用了:比如一些笔记模板,没有形成观点和结论的纯碎片化记录等。

  • 多把时间投入通用知识、技能的沉淀总结;
  • 定时清理笔记里碎片化、无用的内容,归档化,减少信息干扰。

2 哪些方向是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不足需要改进的

在这些可以沉淀的知识里,我发现:

  • 目标管理、行动力方面:
    • 是自己一直感兴趣、在学习和持续践行的,所以整体还算做的不错。
    • 后续还要往更长期的目标、战略方向深入学习与实践。
  • 沟通表达方面:
    • 对我来说就比较工具化了,有需要的时候会重点学习、使用,但没有持续学习与落实到日常习惯,所以还是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再去不断优化。
    • 总的来说,的确投入没那么多,但还是有所进步的。
  • 产品能力方面:
    • 思考与产出就更少了,其实工作中是一个很乐于分享自己知道东西的人,但缺少针对性的总结。
    • 这块其实应该是自己的强项,需要增加更多输入、思考和总结,沉淀经验、分享出去、不断提升。
  • 写作方面:
    • 发现也是自己很感兴趣,一直有在学习和行动的,不过也是有点“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还是要从长期战略、内在动机等方面,实践这方面的知识,并落地到日常习惯里,形成“输入-思考-输出”的闭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