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有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员找了些小孩,给孩子们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并告诉孩子,他可以选择现在吃掉,也可以选择15分钟之后吃,如果坚持15分钟就可以再得到两块棉花糖。在这个实验中,有1/3的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斯坦福对参加测试的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发现,没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比吃掉的孩子发展得更好。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了“延迟满足”的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在看到这个实验时,我是有疑惑的,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坚持不了15分钟呢?仅仅是因为棉花糖好吃忍不住吗?会不会有其他情况呢?如果有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讲话不算数,答应的事情从来不做到的环境中,那他是不是天然就会对别人缺少信任感呢?当听到研究员的话时,也许他想的是与其花15分钟等待一个不确定的结果,还不如马上吃掉,这样至少吃到了一块棉花糖。
如果孩子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没有坚持,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吗。有!——说到做到。
说个我身边的例子。之前教过的学生中,有个女孩特别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她参加了学校的六一汇演,每天晚自习时要排练,于是我允许她可以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交作业,可是她每次都会在当天完成作业,她在下课时间写作业、在吃饭之前的时间写作业,绝对不把事情拖到第二天。周末经常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但她不需要别人督促就会主动写作业,练习弹钢琴、跳舞、练字。我很好奇她是怎样做到的,和她妈妈进行了交流,她妈妈说他们平时做生意很忙,其实没有多少时间管孩子,但是有一点她做到了,就是说到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我想这就为什么那个女孩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了。因为她的父母通过说到做到给她塑造了一个安全的、确定的氛围,让她对别人有了信任感。如果让她去做棉花糖实验,我想她肯定属于那1/3坚持了的孩子。
最后,我想以鸣人说过的一句话结束:“说到做到,这是我的教育之道。”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