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逃婚女人的可怕心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中秋节,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到处一片祥和,万家团圆的日子,大家都在采购着过节要用的水果、月饼……

“你……你是方萍?”突然人群中一道苍老而急切的声音响起,那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

“放手,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什么方萍……你快撒手!”穿着时尚的女人心急的扯开衣服上的手。

只是头发花白的女人死死的抓着时尚女人的衣服,指节泛白,满手青筋,无论时尚女人怎么撕扯,仍然抓的紧紧的,仿佛是在抓着最后一丝希望。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看热闹的人很快就把两人围成了一个圈,眼看着人越来越多,时尚女人着急了,长长的指甲挠在花白头发女人的手上,瞬间三道血印。

但是花白头发的女人仿佛没有察觉,仍然死死的抓着时尚女人的衣服:“你就是方萍,你化成灰我也认识你,你把我的女儿还给我,二十年了啊……你没良心啊……你还给我,还给我!”

时尚女人更慌了:“你认错人了,你是神经病吧!你走开,走开……”

“大家帮帮我,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偷走了我的女儿,求求你们,不要让她走……”花白头发的女人向众人哀求着。

众人议论纷纷,巡警走了过来:“发生什么事儿了?”

花白头发的女人眼睛里有了神采:“警察来了,警察来了,快把这个人抓起来,她偷了我的孩子……”

最后,警察带着两个女人去了警察局,路人们也都慢慢的散了……

这时,天起了凉风,树叶乘着秋风打着卷儿的飘落,更是吹起了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

2

二十年前,在安徽最北部的一个小村子里,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扰乱了一村的平静祥和。

这个女孩子就是方萍,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看起来有着不谙世事的天真,白净的脸庞配着消瘦的身姿,激起一众村民的悲悯之心。

通过方萍的哭诉大家知道了她的经历。

原来方萍是隔壁省黄县人,上面有个得小儿麻痹的哥哥。

哥哥都快三十岁了也没有娶上老婆,后来媒人给介绍了一个健康的姑娘,也不要彩礼什么的,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把方萍嫁给左腿残疾的哥哥,也就是大家说的换亲。

方萍怎么可能同意呢?但是要死要活的闹腾了一个多月也没用,婚礼仍然按着步骤在进行。

终于在婚礼的前一天,方萍逃了出来。

一路风尘仆仆走了两个多月,方萍实在不知道到哪里去,那个家,暂时是不敢回去了,怕父母再把她嫁给瘸子给哥哥换媳妇。

当走到大王村时,鞋子都磨坏了,好几天都没有吃饱饭了,方萍想起自己的经历忍不住悲从中来,在路边捂着脸哭了起来。

大王村的村民可怜一个弱女子竟然有这么悲惨的经历,纷纷议论着该怎么给她个去处,有村民看着拄着拐棍儿走来的王老太太说:“大婶子,您老是好心人,要不您就把她领回家去吧!”

王老太太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心人,谁家有个难处,她都会伸手帮一把,连要饭的上门,她都会好吃好喝的招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善恶到头终有报!”

也许上天真的在回馈王老太太的善心,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个个都有出息,别人家为了一点儿东西打的头破血流,但是王老太太家的六个孩子却都和睦相处,一大家子,是远近闻名的和谐家庭。

3

王老太太看方萍哭的实在可怜,就把她领回了家,找来小女儿高兰的衣服鞋子给方萍换上,又赶紧让大儿媳妇做了好吃的给端上来。

看着狼吞虎咽的方萍,王老太太心疼得直抹眼泪:“这么好的孩子,你爹妈怎么忍心呀?”

终于吃了一顿饱饭的方萍,感激不尽:“我实在没有什么能报答你的。”

“要不你就认我当干妈吧?我现在有三个闺女,再加你一个就是四个了,这辈子闺女再多,我都不嫌多!”王老太笑呵呵的说着。

方萍直接冲王老太太跪下,磕了个头喊“干妈”,王老太太乐呵呵地应了下来。

就这样方萍在王老太太家住下了,每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勤快的不得了。

王老太太对方萍也喜欢的不行,直说方萍和小女儿高兰很像,上辈子呀说不准是亲姐妹。

大家笑呵呵的瞅了眼方萍,再看看高兰,可不是,两个人年龄相仿,个头相仿,连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都那么相似,可不就像亲姐妹?

打这以后,方萍对高兰也很亲近,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就会到村西头去找高兰玩儿。

高兰去年刚结的婚,嫁给了同村的大头,今年生了个女儿叫小雨,白白胖胖的特别招人喜欢。

方萍每天都会抱着小雨在村子里逛上两圈,六七个月大的小雨正是对外界好奇的时候,每次一看见方萍就咿咿呀呀的伸着手让她抱,亲近的不得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王老太太看着越来越开朗的方萍,瞅着机会也会劝她:“父母毕竟是父母,你也出来那么长时间了,有机会回去看看,好歹给他们报声平安,要不然得多担心你呀!”

说的次数多了,方萍也动了回家的心思,终于在十月底的一天,方萍决定动身回去。

头天晚上,王老太太给方萍收拾了几件衣服,还拿了几十块钱仔细的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又准备了几件给方萍父母的礼物,还特意交代了方萍回去怎么跟父母说话。

方萍感动得泪水涟涟,冲着王老太太仔细的磕了三个头:“干娘,谢谢你收留了我三个月,你在家照顾好自己,等我过年的时候会来看你的。”

方萍就这样坐上车回了老家,而老王家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4

方萍走后,王老太太也没放在心上,只不过是随手帮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以往几十年里,王老太太帮助过的人太多了,并不认为这次有什么特别。

如果王老太太当初知道自己一时的善心,竟是引狼入室的话,王老太太一定不会发这样的善心。

没过一个月,方萍又回来了,这次穿的精精神神的,还给王老太太带了礼物,说是父母终于想通了,不会再逼自己给哥哥换亲了。

王老太太一听也高兴的不行,赶忙招呼方萍喝茶休息,让儿媳妇们赶紧做饭、收拾房间。

“现在冬天家里也没什么事儿了,这来了就多住些日子。”王老太太拉着方萍的手说道。

“好的,干娘,我爹妈也说让我多照顾你些日子,好感谢你的搭救之恩。”

就这样方萍在老王家又住了下来。期间仍然如之前一样勤快,并无任何不妥。

变故出现在半个月后,高兰的婆婆因病去世了,高兰和大头忙里忙外的开始办丧事。

出殡那天,亲戚朋友都来了,一群人闹闹嚷嚷的,小雨被几个亲戚抱过来抱过去,最后方萍把孩子抱了过来。

喂了点儿粥,被折腾的不轻的小雨趴在方萍的肩上沉沉的睡着了,见状,方萍对高兰说:“六姐,我带小雨去找干妈。”

也许是母女连心,平时对方萍很信任的高兰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心里慌慌的:“不用了,等会儿我抱过去就行了。”

“没事儿的,六姐,等下要出殡了,你也顾不上。”

高兰还是不放心,准备上前接过孩子,这时候本家一个婶子着急的说:“兰子,白布咋没有了,赶紧再买些去吧。”

高兰只好又去忙活,看着走远的方萍,高兰只能按捺住内心的不安,继续忙活着婆婆的丧事儿。

吹吹打打的,婆婆终于入葬,又一个个的把亲戚朋友的送走,又累又难过的高兰跑到村子东头的娘家去抱孩子。

“小雨没在这里啊!”

“怎么会呢?方萍抱着孩子走的啊,说是抱到你这里来,这,这方萍把孩子抱去了哪里啊?”高兰急的不行。

“别着急,叫你哥和嫂子们都赶紧去找找,方萍那孩子稳重,一定没事儿的!一定的……”王老太太像是安慰女儿,又像是安慰自己,只是摩挲着拐杖的双手出卖了内心的忐忑。

高兰着急忙慌的去找人,村子里的人听说孩子不见了,也都赶紧的出去找,很快的,天就黑了,传回来的消息是,半晚上方萍带着孩子去了大路,坐上车走了,至于去哪里,没有人知道。

大家又连夜找到开车的司机和售票员。

“是有个女孩子抱个孩子上了车,孩子一直哭,那个女孩子说抱的是姐姐家的孩子,在三塔镇下的车。”

听了售票员的话,大家又连夜赶往三塔镇,哪怕知道希望渺茫。

等赶到三塔镇的时候,天已经微微亮了,来来往往的人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头天晚上的一个女人和孩子,所以,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

几乎绝望的大头和高兰在哥哥的陪同下,立刻赶去了方萍的老家黄县,几经打听,终于靠着有限的信息找到了方萍家,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逃婚一说,全都是方萍瞎编的。

而且方萍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了,至于去了哪里,家里人谁也不知道。

高兰简直要疯了,拉着方萍的妈妈哭的可怜,方萍的妈妈也没有办法,高兰准备在黄县继续守着,但是家里又传来消息,母亲王老太太经此打击,一病不起,盼着见高兰最后一面。

绝望的高兰只能赶回老家,在母亲的病床前哭诉:“娘呀,你可不能去啊,你得等着我找回小雨啊!”

王老太太撑着一口气:“兰啊,是娘对不起你,招个白眼儿狼回来,我是等不了了,你找回小雨后,到我坟上说一声啊,娘,娘善心了一辈子,怎么就落了这么个下场啊……”

说完,王老太太咽了最后一口气,至死,王老太太的眼睛都没有闭上。

5

逝去的人终归走了,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可活着的人还要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

孩子还那么小,渴了饿了会有人及时的送上吃的喝的吗?冷了热了,会有人及时的添衣减衣吗?闹了会有人哄吗?不听话会挨打吗?到底把孩子送去了哪里……

每天只要一睁开眼睛,这些问题就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高兰,高兰迅速的憔悴、枯萎,即使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但是高兰也没有停止寻找女儿的脚步,只要是农闲的时候,高兰就会带上简单的行李,全国各地到处去找,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方萍的老家黄县,就不信她方萍一次也不回家。

这样的日子,高兰坚持了二十个春夏秋冬,青丝变白发,五十岁不到的人,已经老的像是六十岁,脸上沟壑丛生的皱纹见证了高兰二十年的心酸与痛苦。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高兰在方萍的老家等到了方萍。

警察局里,高兰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但是不管警察怎么劝说,高兰始终紧紧的抓着方萍,害怕找到女儿唯一的线索会消失。

终于,在警察的审问下,方萍对自己拐卖孩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当年,方萍其实是与人私奔才离家出走的,只是跑出去没有过上好日子,而是被男人胁迫着去偷孩子。

本来逃到高兰家,其实是从那个男人手里逃出来的,想要回老家的方萍被那个男人在家附近再次抓走了。

但是男人答应方萍,如果再给他偷一个孩子,就放过方萍,所以方萍才会很快的返回大王村,为的就是偷高兰的女儿。

虽然男人最后确实放过了方萍,但是方萍却回不了家,因为她和高兰她们说过自己的家在哪里,方萍害怕警察找到自己。

这些年,方萍在外面颠沛流离,始终逃不过命运的谴责,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事无成,最终,还是走上了拐卖人口的老路,那张无辜清纯的脸,极易取得家长和孩子们的信任。

并且,慢慢的形成团伙,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如何拐走孩子、如何快速的给孩换装并转移、如何卖给下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计划。

通过方萍的供词,警察意识到这是一个性质极其恶劣的拐卖人口案件,立马报由上级部门,并成立了专案组。

经过大量的排查,最终成功解救了二十六个孩子和妇女,但是这些人当中并没有高兰的女儿小雨。

原来当年那个男人把小雨卖去了哪里,方萍并不知道,只知道那个男人叫高山,现在在哪里,方萍也不知道。

隔着监狱的栏杆,方萍问高兰:“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回家,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因为这二十年来,我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都守在你家附近,总有一天,你会回家的,我以为,找到你,就能找到我的孩子,没想到……”

“你还会找下去吗?”

“会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一定要找下去,二十年来,我没有过过一个中秋节、春节,但凡是家人团圆的节日,我都没有过过,就是因为你,因为你,我们家再没有团圆这一说,因为你,我娘死都不能瞑目,因为你,我这二十年都没有笑过,小雨她过的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她,只要我一想起这些,我连觉都睡不着,我曾经无数次的后悔自己识人不清,我无数次的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小雨,即使后来再生多少孩子,那都不是小雨,你,你丧良心啊!”

高兰捶胸顿足:“你怎么就这么狠心?让人母子分离?你就不怕报应吗?”

“我怕,所以我不要孩子,报应在我身上就好了,高兰,我,对不起你……”

“我不会原谅你的,你将带着所有人的诅咒下到地狱里去!”

原本以为有了一丝希望的高兰再次失望了,大受打击的高兰病了一场。

好了之后的高兰再一次背上行李,走在寻找女儿的路上。

前方的路有多远,高兰不知道,只知道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要走下去,她的小雨在等她……

(完)


艾凤凰长期征稿

欢迎原创故事投稿

字数2500-4500字,稿费200起。

投稿邮箱:562147647@qq.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