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著作或许应由通篇的笑话写成,但是《看,这是哲学》的作者唐纳德·帕尔默并不把哲学史看成一个玩笑。
我之所以在题目中提出“严肃”“活泼”地读哲学,是因为作者严肃地看待哲学,但却以简明易懂的方式来看待哲学中的快乐智慧。即便作者谦虚地说自己还没获得尼采的“快乐的智慧”,但他对这个观点深表赞同,“快乐的智慧”是存在的,你和我都应该去努力获取。
1.哲学那么晦涩难懂,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学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曾经想过如果想要读博士,那么哲学将是我的首选。
哲学没有大家普遍认为的那么高深莫测、晦涩难懂。
希腊语单词“逻各斯”(Logos)是英语单词“逻辑”(logic)的词源,也是“生物学”(biology)、“社会学”(sociology)和“心理学”(psychology)等术语中出现的“学”(logies)的词源。
逻各斯表示对世界的一种特定思考,一种逻辑分析,人们曾经认为这种心智活动将通向智慧(Sophia),而献身于逻各斯的人则被认为是智慧的爱好者(philo意为爱),也就是哲学家(Philosophers)。
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摇篮,如果没有早期那些智慧的爱好者,也就是那些哲学家不仅仅不会有逻辑思考,更可能连现在的科学都没有。因为早期的哲学家其实也思考了很多数理、天文学等领域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不仅仅是西方哲学的本源,也是西方科学的本源。
但是哲学又与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哲学处理问题要求思辨的而非实验的方法。哲学要求概念分析,而不是观察和材料收集。
说到这里,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因为哲学让我们从各个角度无限地趋近于真理,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起码让我们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更深更远的认识,如果你刚好也是一个潜在的哲学家,你还能像那些智慧的爱好者一样,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地球做更多的思考。
2.新手读哲学,你要做哪些准备
作为一个对哲学一知半解的半吊子,我连西方哲学史都没有完整地读完,拿起这本书之前,我也确实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把这本书细细“嚼”透的准备。
几只不同颜色的笔
每章节前画一条历史数轴
一颗平和的心
这就是我为了好好读这本哲学书做的准备。不同颜色的笔是为了标清时间、哲学家所在地、相关思想、相关的人物、作者的论述。哲学史好像一条清澈流远的河,虽然闪着智慧的波光,却也能露出不同位置的石块或者水草,我把大大小小的哲学家比作那些石块和水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数量庞大,但但是这本书上所涉及的也会让一个初学者混淆。所以,最表面的标示很有必要。
作者从公元前6世纪讲到21世纪,我们需要一根数轴,让我们更直观地知道自己在学习哪个阶段,这个阶段有什么样的特点。
每一位哲学家都提出很多思考,我们如果不持有一颗平和的心,可能会听不清哲学家的话,或者将其混淆。
读哲学,确实需要严肃认真。
3.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做敲门砖
《看,这是哲学》的作者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怕人们误把哲学笑话当成哲学,所以他写作的态度非常严肃。
但是,他更怕人们觉得哲学的演进过于繁琐,所以他采用漫画的方式与读者沟通。
读完这本书,你不会忘记每一位哲学家的形象和主要观点,因为那些漫画令你记忆犹新。
4.书的结构
你真的丝毫不用担心一本哲学书的逻辑结构。这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修订的,作者分八章来叙述西方哲学中心思想的演进。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二章 雅典时期
第三章 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第四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五章 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
第六章 康德之后的英国和大陆哲学
第七章 现象学传统及其余续
第八章 实用主义及分析传统
我为什么没有以概括的方式来介绍这本书,第一是因为西方哲学史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思考主题和方向,这个不是用一篇文章就能概括的了的。用作者的话说“不装作已然详尽无遗地探讨它们或者探究其深度”。
作者在这八大章中的前六章,以哲学家的名字为小节,也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作了每个小章节。第七、八章则是以现代哲学的主要领域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分析传统作为小节标题,再来分别论述大领域下的那些哲学家。
同时,读者不用担心自己读完之后会大量遗忘或者混淆,因为每章的后面都有“本章主要哲学思想”的归总和相应的思考题。
作者行文注重风趣,与四百多幅手绘漫画的幽默相得益彰。
无论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至是普通大众,在这本书中,都能有所收益,也能像作者所说,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