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诞生。自卢米埃尔兄弟和乔治·梅里爱起,电影在技术发展和创作意识形态的流变里,成为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电影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的典型作品和创作理念,不仅是法国电影百年的缩影,更成为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和大众思潮的镜子,我们能从中看到艺术作品如何从创作者个人角度表达人类集体的情感与意识。
起步期
【卢米埃尔兄弟】
以“从实地捕获的自然景象”为拍片方针,使电影成为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大部分影片没有情节,只是客观记录生活片段。他们是世界电影史上写实主义传统和纪实美学的最早尝试者。
拍摄风格:由固定机位的单镜头拍摄,更关注电影的照相物理本性。
代表作:《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出港的船》等。其中《水浇园丁》初涉叙事艺术的特点,有基本情节、喜剧噱头和喜剧故事的基本模式。
【乔治·梅里爱】
把电影变成娱乐活动,带有杂耍和游戏的特点,是较早从艺术角度探索电影的先驱者,同时将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和化妆等戏剧传统引入电影,能叙述较完整的故事;梅里爱也是最早拍摄纪录片的导演,只不过不是现场纪实而是事后搬演;电影发行业的创始人。
拍摄风格:大量探索电影的表现技巧,特别是多次曝光、快慢动作、叠印等特技镜头,有“银幕魔术师”之称;观念停留在戏剧的传统美学基础上,摄影机如剧场观众一样静止不动。
代表作:《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德莱福斯案件》等。
印象派
名字来自印象派绘画,不注重故事情节,着重创造氛围,以风景或背景为影片的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路易·德吕克是代表人物,他重剧本轻拍摄技巧,《流浪女》是其代表作,他在作品中追求景物的再现,在主观感受的基调上将人们习以为常的风景诗化。莱皮埃的作品代表了“典型的印象主义”,用镜头的视觉效果渲染气氛,使镜头具有主观色彩,《黄金国》为代表作。冈斯是印象派导演中最富创造性的一位,他发现并运用加速蒙太奇,赋予电影一种近似音乐的品格,《车轮》《拿破仑》是其代表作。印象派代表作还有杜拉克的《微笑的布迭夫人》、爱浦斯坦《忠实的心》等。
先锋派
随着德吕克在1924年逝世,印象派电影告一段落,先锋派电影登场。先锋派电影受到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学说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反传统,主张个性自由抒发,表现心理现实。先锋派电影的鲜明特点是——与商业电影彻底决裂;借用现代主义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创作流派包括“纯电影”(通过一系列快速组接的独立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物体与机械的运动,以组成一种视觉的舞蹈和看得见的音乐)、达达主义电影(颠覆资本主义社会既有的道德、宗教、政治传统,破坏一切艺术规范,推崇个性的彻底自由,没有主题,没有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超现实主义电影(强调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唯一道路就是改变每个人的意识,唤起被压抑的潜意识,电影没有完整的故事,创作主旨在于形象化地表现梦境和潜意识活动,现实的场面和令人费解的怪诞场面常交织在一起,包含对生活的不满和嘲弄,特别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厌恶)。《贝壳与僧侣》《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诗意现实主义
泛指法国30年代产生的一批影片,继承了印象派和先锋派的创新精神,同时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联系。影片大都以法国现实生活中的下层人民为题材,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普通人遭遇,用电影的表现手段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在表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时,具有某种诗情画意。多采用长镜头和深焦距镜头,演员表演自然有生活气息。
主要人物有雷内·克莱尔(代表作《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七月十四日》),让·维果(《尼斯景象》《塔利斯》《操行零分》《驳船亚特兰特号》),马赛尔·卡尔内(《珍妮》《雾码头》《太阳升起》《天国的子女》等)等。
让·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31年拍摄的《母狗》是他艺术生涯的转折标志,确立了写实主义风格,《兰基先生的犯罪》是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幻灭》和《游戏规则》是他最重要的影片。雷诺阿确立了世界电影写实主义传统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写实主义电影语法,他的创作实践为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场面调度”理论提供了实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对现代电影观念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新浪潮”电影
“新浪潮”电影的出现与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青年人的反抗心理密切相关,信仰丧失和幻想破灭导致青年人愤世嫉俗、颓废失意,他们以各种姿态反抗现实社会和既有秩序。“新浪潮”电影深受当时的各种现代主义思潮,特别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描绘了悲观的世界现实和历史画面: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失去规律性、连贯性和因果关系,世界是没有解决的矛盾的错综纠结,历史是杂乱无章的一片混乱。在现实面前,人是无希望的,他不是一个积极的、有明确目的的生命,而只是一种存在。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不自由的;其他人都是“局外人”,友谊、爱情、亲情都带有怀疑和虚假色彩。萨特以“他者即地狱”概括了这一思想。存在主义的出现影响到整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大多是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青年评论家,其电影美学观念的核心是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包括电影的记录本性、场面调度理论、作者电影观念等。“新浪潮”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强烈个人色彩的“作者电影”风格,强调导演的主导地位,在叙事结构、编剧摄影、音响处理、剪辑技巧和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变革。
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有让-吕克·戈达尔(《精疲力尽》《疯狂的比埃洛》《中国姑娘》《芳名卡门》等)、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下》《枪击钢琴师》《朱尔和吉姆》《最后一班地铁》等)、克劳德·夏布罗尔(《表兄弟》《花花公子》)等。
“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形成于50年代末,因其成员大都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而得名,它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广泛和全面,特别侧重与展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境遇,十分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努力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搬上银幕,通过影片表现了回忆、杜撰、详细那个以及遗忘、潜意识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左岸派”电影的主题集中在“记忆与遗忘”的矛盾中。在艺术表现上,“左岸派”彻底打破了传统恶时空观,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交替的“心理时间”,空间也由具体的物理空间或叙事空间改变为“心理空间”,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自由。“左岸派”电影讲究画面构图和用光效果,注重对声音和剪辑的探索。
代表人物包括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玛格丽特·杜拉(《印度之歌》《黄太阳》等)等。
“左岸派”和“新浪潮”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因此很多人把它认为是“新浪潮”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新浪潮”的余波仍在振荡,一些更年轻的电影创作者涌现,80年代后,法国电影出现了模仿好莱坞的做法拍摄了一些高成本的大制作,其中让—雅克·阿诺的作品深入人心(代表作《火之战》《玫瑰的名字》《熊》《情人》等),此外让—雅克·贝内克斯(《女歌星》《阴沟里的月亮》《巴黎野玫瑰》)、吕克·贝松(《地下铁》《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里欧斯·卡拉克斯(《男孩遇上女孩》《新桥恋人》)等人成为法国电影艺术不断革新的推动力。90年代,又一大批充满新意和创造力的法国电影诞生,被命名为“新生代法国电影”。
电影技术自法国诞生起,从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到将舞台戏剧搬进银幕,从黑白无声到彩色有声,随着技术的发展,创作者们在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中寻找平衡,探讨制作技巧与心理意识层面的表达。我们从法国电影流派的发展史看到,电影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结合,即时反映着当下的社会思潮。
电影的商业性、技术性与艺术性,更是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人们集体意识的镜子,记录时代的光芒与变迁。一个个被命名的电影流派背后,是人们的灵感与思想的火花。印象派、先锋派、诗意现实主义、“新浪潮”电影、“左岸派”电影和法国20世纪70年代后的电影,理论家们赋予它们名字、归纳特色、选出代表人物和作品,而对普通大众来说,从一部部作品中看到共鸣并为之打动,大概就是电影给人们最大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