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产品设计为何要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 说到,生产习惯养成类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稳占竞争优势,提高价格的灵活性等等。那么该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产品呢?这其中有两个必要因素:第一,频率,即某种行为多久发生一次,或者该产品多久被使用一次,第二,和可感知用途,即在用户心中,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多出了哪些用途和好处。
如图1所示,若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足够高,被感知的用途足够多,就会进入我们的“习惯区间”,进而演变为一种默认的行为方式。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有任何一方面欠缺,某种行为发展为习惯你的可能行就会降低。
图中的曲线向下延伸,但是永远不会和代表“可感知用途”的X轴重合,这表示有些行为始终不会发展为习惯,因为发生的频率不够高。无论这种行为能为你带来多么丰富的用途,发生的频率不足都只会让它作为你有意识的举动,却永远都不会成为你无意识的随即反应。然后代表“频率”的Y轴显示,就算某种行为带给你的益处并不明显,但是因为它发生的频率足够高,也会演变为你的习惯。
《上瘾》这本书的作者创建一套“上瘾模型”--一个供各大公司开发习惯养成类产品的四阶段模型。通过这个习惯循环模型,公司无须花费巨额广告费用,也不必发动强大的信息攻势,就能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依赖上你的产品,成为这一产品的忠实回头客。
上瘾模型:
触发 --> 行动 --> 多变的筹赏 --> 投入
1、触发:促使你做出某中举动的诱因
2、行动:对某种回报心怀期待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
3、多变的筹赏:无法预期的奖励会催生内心的渴望,并转变为持续不灭的热情
4、投入:真正喜欢并为之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因为付出了所以会更珍惜不愿失去
从触发开始接触到某个产品,并为之付出行动以至于获得筹赏,继续投入会强化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联系,使得下一次触发更易形成,行动更易发生,筹赏也会更加诱人,如此循环下去,用户使用习惯就培养成了。
就像是使用的某个App,因为一个广告或者朋友的推荐使你下载了,这就是触发。当你开始使用的时候就是行动,使用之后获得便捷的服务,或者是便宜的商品、壮大虚拟资产、亦或是社交上的满足感,这些都是行动之后获得的筹赏。你在App上面的填下信息,哪怕只是一个点赞,一个收藏,都是投入,还包含其他的金钱投入,时间投入。这些投入都会引导你再次打开App,再次进入触发重新打开App,如此循环下去便养成了使用习惯。
小结与分享
用户对其产品形成的使用习惯是某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受制于此。
一旦成功地使用户对其产品形成了使用习惯,企业就能获益匪浅,具体表现在:更高的用户终身价值,更大的价格灵活性,更快速的增长,以及更强的竞争优势。
只有当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足够高、可感知用途足够多时,它才可能发展为习惯。
习惯养成类产品起初都是非必需品(比如维生素),可一旦发展为习惯,它们就会变成必需品(比如止痛药)。
接下来将会对每个阶段详细揭开产品是如何设计的,又是如何用触发来召唤用户使用产品,如何提高用户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为什么用户最终会对某种体验心生厌倦,这种厌倦如何因多变的筹赏转变为持续不灭的热情,如何让用户愿意为此产品投入时间和精力。请看下篇 习惯养成类产品第一阶段--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