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一个烦恼来源。对许多人来说,每天最煎熬的事情就是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躺在床上却怎么都睡不着。
为了能快速入睡,他们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方法都试了一遍,比如睡前喝牛奶、适量的运动、正念冥想等等,甚至痛苦到连求神拜佛这种玄学法子都用上了,却依旧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求,人体到了一定的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睡眠,这是不需要我们的意志努力的。换句话说,“努力地想要睡着”这种现象是不符合正常的人体状态的。
湖南康达临床心理科主任全立新表示:睡眠本来是人体的被动反应,你努力地想睡觉,是在调动意志主动地去完成“睡着”这个任务,这样的心态引发了焦虑,而焦虑会唤醒大脑的睡眠觉醒系统,让人体温上升、肌肉紧张,这与睡眠需要的放松是背道而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想睡越清醒的原因。
而当这样的现象反复、长时间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焦虑就会加深,一到要上床睡觉的时候,就会开始想:完了,今天又睡不着了。如此一来,“躺到床上=睡觉”的联结,就会变成“躺到床上=今天又睡不着了”,失眠的程度只会加重。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
首先,在躺到床上20分钟睡不着后,我们应该起身下床,坐到书桌前看看书,或者听听舒缓的音乐,等感受到疲倦,再躺到床上。如果还睡不着,就继续这个过程。
这个举动主要是为了加强“躺到床上”和“睡觉”的联结,降低睡前焦虑,帮助更快入眠。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强床与睡眠的联结,
床上不放和睡觉无关的东西,躺到床上后确保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温暖和暗淡。
在床上因为不做和睡眠无关的事,比如玩手机、吃东西等。
非睡觉时间尽量不在床上待太长的时间,降低床和其他活动的的联结暗示。
尽量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躺到床上,然后开始进行入眠准备。
通过以上的干预,入睡困难的情况会得到改善,但如果没有效果,说明你可能需要到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
特别提醒:失眠往往不是独立出现的,尤其是长期、反复的失眠,往往伴随着其他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障碍,比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这些情况下,只调节睡眠是不够的,还需要接受专业人士的评估诊断和治疗。
因此,如果你的失眠反复出现,难以自我调节,或者还伴随情绪低落、紧张不安等症状,还请到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