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时兴高采烈地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悦时,得到的却是冷淡的回应,瞬间就像堕入冰窟兴味索然~
当难过时想寻求共情和安慰时,得到的却是嗤之以鼻,甚至被说成矫情,瞬间一片茫然孤寂与愤怒涌上心头~
这些糟糕的互动体验,让人感觉不被认同不被爱,而当得不到爱的回应时,我们的爱也很难伸展,久而久之对关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甚至让人想要逃离。
可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成长经历不同,不同类型的人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喜欢用语言,有的喜欢用行动;有的注重精神的和谐,有的注重物质的给予;有的人偏感性,有的人偏理性,那些非常理性的人,他们看事情更多的注重价值衡量,而显少关注情绪感受。所以很少看到他们为了什么事兴高采烈,也很少有事能让他们伤春悲秋。一个感性的人碰到一个理性的人多半难以得到期待中的共情。但是当感性的人对一件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理性的人又能够成为强有力的主心骨和支持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对方对我们情感表达的解读。
而且,每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技巧也有所差异,比如有些人开朗热情但也许缺乏耐心,没法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有些人稳重内敛,但却不擅长表达情感,难与你产生情绪共振;有些人比较自我共情能力差,不能够及时察觉自己的态度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这些可能会导致对方在对待我们情感表达时做出的反应也不同。
所以在关系中那些往往看似简单的要求,却依然难以得到满足,令人非常的沮丧与困惑。一次又一次的误解就足以让亲人爱人之间生出怨恨……
但某些情况下的期待与现实不符,可能与爱不爱无关(当然良好和谐的互动更是爱应有的样子)。
有些事情很难改变,但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合理的,任何站在自己经验的角度否定别人感受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论你的感受有没有被温柔的顾及,请不要因此否定自己,也不用轻易否定一段关系,改变别人很难,却可以让自己尝试去理解去包容去改善。比如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对方快速清晰地了解你所要表达的。也可以与对方深入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引导对方看到你的困惑从而调整他的态度。尽量不要用压抑和忍耐的方式去逃避问题,要么解决、要么超越~
有人会说这明明就是两个人不合适为什么非要在一起互相折磨,但你会慢慢发现世界虽大但想找到一个能与你完美契合的人实在太难,换一个人也许在这方面满足了你的期待却又在另一方面令你失望。所以你对一件事的情绪感受,只有你自己最懂。每个人的内心境界和状态都是不同的,你对一件事感觉非常开心,另一个人却觉得这不算什么。你对一件事感到很难过,另一个人可能认为这点小事不值一提。所以,我们时刻都要与自己连接,不用过于期待别人的认同和反应,让自己的精神更加的独立起来,快乐才能够真正的生根。当然,凡事无绝对,有些关系是值得我们积极的改善的,但有时那些被踏破底线的关系就不值得继续浪费宝贵的时间了。
记住,能够喜悦着你的喜悦,难过着你的难过的人其实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