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 汪曾祺
在味蕾的探险中,美食是未知的宝藏,每一口都是惊喜。从麻辣江湖到咸鲜宇宙,还没来得及味觉次元碰撞,川渝食客初见必惊——直径超3厘米、长度近20厘米的“巨型油条”赫然,绝非川渝街头细巧的“小油条”可比。热油滚炸后外皮呈琥珀色,咬下第一口是“咔嚓”的脆响,内里却如棉絮般松软,不吸油、不粘牙,滋味厚重,分量扎实。
长春油条
蛋白质何物?与重庆多配豆浆不同,长春似乎更偏爱豆腐脑,此豆腐脑不是川渝街头麻辣调料的组合,长春咸豆腐脑而是勾芡浓稠的咸鲜汤底,里面卧着嫩豆腐,撒上木耳丝、黄花菜、肉末、香菜,入口绵密浓稠,汤底的咸香带着淡淡的酱油香,豆腐的嫩与配料的脆形成口感对比。初尝会觉得像在吃‘咸甜版’的蛋羹,但越吃越能感受到厚重的满足感,搭配油条“碳水+蛋白质”的简单组合,适配老工业基地快节奏生活节奏北方早餐的踏实感饱腹感冲击袭来。
豆腐脑
如果说长春油条是北方豪放派,延吉油炸糕则是朝式甜糯派。外皮同样油炸至金黄,但内里包裹的不是空心,而是满满的红豆沙或黄豆沙,咬开瞬间烫嘴的甜糯与外皮的酥脆形成双重冲击。
油炸糕
家人都知道我很少吃玉米,不过还是浅尝了延吉玉米温面的朝式精致。玉米面条煮后过凉水,拌上韩式辣酱、芝麻酱、牛肉丝,口感爽滑带韧,辣酱的微辣回甜与玉米的清甜碰撞,再配上溏心蛋,味觉层次瞬间丰富。辣度虽低,却因芝麻酱的醇厚,形成绵密的味觉包裹。
玉米温面
有别于温面的冷面面条细如发丝,用荞麦面制作,筋道弹牙;汤底以牛骨汤为底,加入大量苹果、梨、柠檬发酵,酸得清爽、甜得自然,再淋上一勺韩式辣酱,辣度循序渐进,搭配辣白菜、溏心蛋、酱牛肉,入口瞬间冰爽酸辣齐炸,从舌尖凉到胃里,却又因牛肉的鲜香而不刺激,酸辣冰爽。
延吉冷面
牛肉汤饭清汤底炖牛肉,牛肉片薄而嫩,汤底清澈鲜醇,上桌时配一碗韩式辣酱和辣白菜,食客需自己加辣酱调味,辣酱的酸辣融入清汤,瞬间让汤底活起来,再配上米饭和米肠,是鲜辣交织的暖胃冲击。像加了辣酱的牛肉汤,但更鲜,辣酱的发酵香与牛肉的鲜香融合,形成层次丰富的鲜辣冲击。
几天的长春延吉行,几乎逢餐必备辣白菜,口感脆嫩带韧,入口酸辣回甜,几成万能配菜,发酵香与酸辣的平衡,比之川渝的泡菜更具层次感,是浓郁的酸辣解腻神器,是朝式发酵的灵魂。
甜蒜也是韩式酸甜口,感觉应是用糖、醋腌制,醋的酸香与糖的甜融合,入口酸甜无辣。
长春的灌汤包主打北方咸鲜,皮薄馅多,汤汁浓郁咸鲜,咬开小口吸汤汁,再吃包子,肉香与汤汁的鲜香融合,口感扎实满足。 与重庆小笼包相比,长春灌汤包的汤汁更浓,肉馅更实在。
灌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