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青春献给小酒桌, 开个小车可劲飙。
东北大哥,似乎已成为东北的地标,早已享誉全国。
可是这几年,东北大哥无论是装扮还是气度,都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
过去
你来东北,你会发现,东北大哥长得跟电影里一样。
剃个炮子头,后脑勺子上三道褶子,再加上一身貂。
过去
什么星月菩提、小叶紫檀;什么高油高密、开光开蜡,
串子上再栓个什么千年老蜜蜡亿年老琥珀。
真假不知道,但每样东西大哥都能讲出来历,这个是深山老林里寻的,那个是得道高僧赐的,这个可以静心那个能够明目。
今天
大哥们的脚步早已开始遍布荒凉大漠,寂寞沙洲;
东北附近的山必须攀过,辽吉蒙的林子和沙漠必须穿过;
大哥开个越野车,放着《最炫民族风》,随时准备挑战人生极限。
哥还是那个哥,但传说已经变了。
不过,但有一样必备品,大哥们绝对不会忘怀
——包
如今,男士拿包已成为一种时尚。
当然,不同类型的男人有不同的风格。
直男;拿包像拿书一样。胳膊微弯,一只手轻抓包体,直男味侧露。
骚男;手包一般有花色,材质感强烈。拿包时,从下轻托着或四指轻抓着包体,再把裤口挽起或干脆穿短裤,显得潮味十足。
暧男;通常只拿包的顶端一个脚并抓住出口,手臂自然下垂让包与地面水平呈45度,显得精明干练。
老男人;传统的老男人,又想时髦一把,一定选单肩斜跨包,潜意识里,也许是想追忆童年的单肩书包的光阴吧。
东北大哥;在选择包时,总有一番纠结。包不能太大,材质最好是皮质。
包要夹在嘎叽窝下,特别重要的是包一定要鼓,里前可以装手机,现金。
当然如果现金不够也可以装些别的,但包必须的板正,哪怕里面放的梳打水、卫生纸。
面目表情必须——傲娇,必须让人感到包里现金百万。
东北大哥的包就像皇帝的印,拿包方式极其重要。因为在东北,大哥就是英雄,能担当能成事。
东北崇尚英雄主义,个人主义。
这在中国文化中略显格格不入,但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才更加充满了个性之美、奇丽之美。
东北文化是汉人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江湖文化的结合体。
东北文化是十分难得的珍贵文化,散发着真的美、野的趣,蓬勃向上,充满了新鲜和活力。
在东北,大哥也并非都是贬意,中华文化中需要这种文化基因的存在。对东北人“真”的性格和东北文化保有宽容之心爱护之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