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我们经常见到的细节描写有以下几类:
服饰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这个服饰描写,既说明孔乙己穷,也说明他懒,更表现了他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揭示得十分深刻。
“头上戴着束发,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作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服饰描写。
穿戴整齐不俗,绣金线图案的大红箭袖高贵典雅,罩上石青倭缎褂又不显得张扬,再束五彩丝宫绦点缀,加上头上的金色饰额、足下的青缎靴,真是色调和谐,高贵大方。
语言描写:选择典型,以一当十。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动作描写: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心理描写: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魏巍《我的老师》)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都德《最后一课》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细节描写比比皆是。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学写细节, 以期从细节描写之中显出人物的精神。
我们的劳动委员
“咚-咚-咚”只见他风风火火地跑进教室,像往常一样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随即喊道:“×××,下去扫地;×××,今天该你扫了!”说完,他即拿起扫把和他们一起下去了。十多分钟后,从清洁区上来的他喘着粗气:“让一让,我进去。”我赶紧给他让开,他回到座位,迅速拿出书,边读边用手擦头上豆大的汗珠。
如果广播通知需要搬什么东西,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拍下袁昱坤的肩:“走,袁昱坤,一起去。”若碰到老师点人,他总是高举着手,仿佛急不可待的样子,连声说:“我,我……”老师点到他,他便摸着头,心满意足地出去了。
上课了,老师点他回答问题,他不情不愿地站起来,然后结结巴巴地说:“这道题,呃-呃-呃……”并不能说个子丑寅卯来。每在这时,他都会尴尬地低下头,自觉地站在那里。如果下一题恰巧他会,他就会高高举起手,拼命喊:“老师,老师,我!我!”“回答正确。”他长舒一口气:“唉,终于可以坐下了。”
他就是我们的劳动委员——姜嘉玮。
七(15) 解柯瑶
我的好兄弟
我们班有个男孩,高高的个头,背稍有些驼,他有着很“阳光”的皮肤,又粗又黑的眉毛,一对小小的眼睛。他总是笑着的,当然,一笑连眼睛都看不见了。他又有些近视,带着一副银白色的复古的圆眼镜,黑色中略微带点黄色的头发在头顶倔强地站立着,一刻都不肯倒下。
他是我们班的笑星。做了窘事后总是自己先笑起来,闭上他的“迷你小眼睛”,露出深深的酒窝。我们笑称他是“微微一笑很倾城”。
哦,他是谁呢?
班里需要搬桌椅或书本的时候,他总是积极地高举着手说:“老师,我,我,我……”
早晨,若听到“咚”的一声响,准是他来了,边往桌上放书包,边问:“扫清洁区的下去了没有?”
上课时,口中总是挂着:“老师,这个题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我,我,我……”有时候,他被老师叫起来,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什么,然后又慢慢地低下头。
他就是我的好兄弟,也是我们班的笑星。
七(15) 朱亚新
都是马虎惹的祸
今天的数学作业里有道非常难的题,别的题目完成后,我摩拳擦掌,准备向它发起冲锋。
我先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解”字。然后就开始读题,读了一遍,没读懂,读了两遍,没读懂,读了三遍四遍,还是没读懂。我有些急了,抓了抓头发,继续读题。就这样读了六遍七遍,终于有了些眉目了,我欣慰地弯了一下嘴角,不由得哼起了小曲儿,心中为自己喝彩。突然,心里有个声音提醒了我:“才把题看懂了一点,就这么得意忘形了!”我赶紧埋下头来继续做题。
做到多项式减多项式的那一步,我算来算去,总觉答案有些怪怪的。我暗暗在自己心里骂了一声笨,随后打开书包,拿出了数学书,翻来翻去,今天数学老师并没有讲接着该怎么做啊,难道是以后学的题目,老师准备明天讲?想着,我心安理得地合上了数学书,又合上了数学本,准备睡觉了,但转念又一想,要不再试着算一算,可能会蒙对?就这样,我又从床上爬了起来,打开灯,拿出作业本,草稿纸,又开始演算了。
左思右想,谢天谢地。我终于注意到了两个小小的平方,随即反应过来,原来这并不是什么多项式减多项式,而是变形了的平方差,而平方差是我们前几课学的,怪不得老师上课没有讲,是我做题太不认真了,导致丢了小小的平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边几步,我做得还算顺畅,可是到最后的答案那儿,又遇到一个拦路虎: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为正整数,但我算出来的却是一个负整数,真是天要亡我啊!我只好再重新验算一下,发现了自己将加法当成了减法来计算,才有了这次的错误。
终于,算出来了!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啊,而我马虎的习惯也不是第一次了,往后做题我一定要细心认真,不要再犯类似错误了。
(七15班 汶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