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课题

“我都知道了,你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当我忍不住又要讲起当年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经历和经验时,孩子这样告诉我,可以看出他明显的不耐烦。起初还没有察觉,有过两次类似的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成了孩子眼里的“祥林嫂”。

人是感性的。有了情绪就要疏泄,哭也好笑好,说也罢闹也罢,好比河中之水,涨到一定程度就要打开闸门,否则憋在肚子里会发生问题。对别人的倾诉如此,遇到高兴的事与好友分享,可以使快乐加倍,遇到伤心事向好友诉说,可以使伤痛得到慰藉。对晚辈后生还兼有提供借鉴的教育目的,说说成功的经验,能够给人以启发,讲讲失败的教训,可能使他们避免重蹈覆辙。

人又是最不耐烦的。即便是知已,如果一味地反复诉说也会让人生厌,哪怕自认为讲的多么投入且动情,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对孩子来讲尤甚,教育和被教育本就有天生相对的成分,有时候家长的道理再正确在他们眼里也是说教,经历再丰富对他们来讲也是陌生而遥远的,一开始可能还有些作用,但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很难入其耳了。

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一个人再深刻的经历在别人眼里也是故事,再精彩的故事总是听也会味同嚼蜡,更没有人愿意做别人情绪的垃圾桶。每个人都很忙,解决好自己的课题是重要的,别人的事能耐下心来听听就很不错了。

可以倾诉,但要先找好对象,还要把握好分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