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

很久没有这样的时刻,与孩子们一起共读文学作品了。

昨天下午的第2节硬笔书法课,谢安娜一如既往的在3:20准时进入教室妙书阁,因为这也是第1节课的下课时间。

谢安娜来到妙书阁,在讲台下拿起一张用于垫在书写学习内容下厚厚的一张素描纸,放在自己课桌椅的白色毛毡上。随即拿出四年级下与课文配套的练习册,目不旁视的开始书写起来。

上下午第一节课的最后一位孩子离开教室后,我来到谢安娜的身旁,看她写的内容。仿佛我的关注,让她学以致用,再书写汉字时,笔画工工整整。

在寒假班的每天4节课中,30多个孩子,唯独谢安娜的名字我记得特别清楚。每次看到她,我总会想起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甚至在想她母亲就是因为读了这部文学名著,才给她起了这个名字。

谢安娜写完了练习册,拿出一本她喜欢的课外读物读了起来,我却拿起了她的练习册也阅读了起来。

久违的教科书,阅读学生的练习册,也能感受到所学课文内容。在四年级下册的课文里,有一篇名叫《琥珀》的课文。当时这篇课文,我在成华区上公开课的景情清晰如昨,一晃已经过去了15年了。

《琥珀》这篇课文生动、具体地记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推测到一万年前的故事和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我教学的亮点,就是让孩子们根据这块琥珀的形成,想象还会形成怎样的湖泊。听课的老师们,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点赞。

转眼很快看到一篇名为《白桦》的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诗人叶赛宁,创作于1914年。思绪又被拉回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阅读了大量有关俄国的文学作品,充盈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生活。

一百多年过去了,《白桦》这首诗至今读起来,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美之外,依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当我深情地读完这首诗,谢安娜的脸上洋溢着陶醉的神情。不知道其他的孩子,是什么时候也悄悄围绕在我身边听我朗读。“好想去北国啊,看一看雪中的白桦……”读完后,我自言自语地说着,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塞北的雪,浮现出人与雪的狂欢。

孩子们仿佛被我的朗读所感染,纷纷背起了他们这学期,老师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对我来说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校园,孩子们朗朗的背书声似天籁不绝于耳……

朋友一直说她要打造我,要把我深厚的教育教学机智重新挖掘出来,让孩子们从中受益。

而我只是苦笑,母亲仙逝以后,我的大家庭需要我这个顶梁柱。守候耄耋之年的父亲、照顾生病的弟弟、陪伴成长中孙子,在闲暇时间阅读书籍,写作并打磨自己喜欢的作品。况且还有散文学会,大量的事情还需要我去做。

起早贪黑、忙碌的十天快要结束了,而我在与孩子们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的童真童趣却是刻骨铭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秋风轻轻的刮来,白桦树叶忽儿飘落了一片,有忽而飘了一片,地上风吹过去,沙沙的作响。 不免感觉到秋天来的太快了,忽然...
    泰沧阅读 2,999评论 0 0
  • 白桦林 ——从城坊间、乡土人士系列之“白桦林” 火山 散文结集,想找人写序,第一个就想到含辛鱼,毕竟需要找愿意写文...
    朱明云阅读 4,571评论 6 10
  • 那种极薄的、纹痕美妙的白桦树皮,可以做成灯罩,你有见到过吗?如果你没有见过,那你会想到吗? 我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
    落凡_阅读 6,944评论 3 9
  • 讲故事的时候 我还没有出生 每一片落叶都掷地有声 狂热与躁动 被称作非宗教信仰 它们的仪式从天南地北来 聚集在林子...
    雨子1983阅读 1,722评论 1 9
  • (一) 开春的时候,帕灵德森林摇落了一身白皑皑的雪装,在冲破昏暗积云的阳光下,粗壮的白桦树越发显得挺拔壮实。虽然莫...
    不刘阅读 5,3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