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双十一,我闺蜜一家买得很爽,结果呢,节后收完快递,又不得不给家里添置一个大大的商用货架,才能把走廊完全腾出来下脚的地方。
作为整理师,职业反射就是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冲动消费!马云爸爸看了会不会想揍死我呢?当然不是阻止大家不去消费!
但凡你对极简主义、断舍离、怦然心动这些理念有所耳闻,就一定会知道,这些理念,都是在强调,通过减少物品,让我们更专注生活,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这样说可能你依然认为有些空泛。简单来说所有劝人们减少物品的理念,其实都会满足人们比“扔东西,少买东西”本身更高的期待,它会使我们整个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有一个彻底的转变。那“减少物品”就是这个转变的开关。
我们都想远离的“混乱”这个词,它本身包含了一个隐藏因素,就是“多”。当你只需要2选1或者3选1,哪怕10选1的时候,你最大的感受多半是“纠结”两个字。只有当数量多到你都看不过来的时候,才会出现“乱”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不在数量上做一个大刀阔斧的截流,那我们状态里这个混乱的隐患就始终存在着。
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假设一个人通常的控制能力是10,比如10件衣服,10项家务,10个项目,10个想法等等。分配给每一份数量的平均能力就是1/10。
如果你拥有的数量是50,那你的单位精力分配就是1/50,显然远超出了你的实际能力。此时任何数量1的增加,都可能成为你能力的极限。这种混乱到透不过气的感觉就是在这个极限附近发生的。
但如果你拥有的数量是5,就算增加个10件8件的,当然也会费些力气,但我们很清楚自己始终在一个可控的状态里,就不会轻易出现抓狂的感觉。
那这个数字10是如何确定的,你的能力极限和舒适区分别在哪里,怎么能从庞大的数量减少到一个合适的数量?显然,物品比事情、信息、思绪这些抽象的东西更能帮我们练就出这种“抉择”的能力。
光是把一件事情可视化出来,就能让人们更容易地去理解它。那物品可以同时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你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它,触摸到它,有你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味道等等,真的没有比物品更适合上手练习抉择力的方法了。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给自己塑造的外在环境一定是投射他内心状态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物品看清楚一个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尽可能去除环境和其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无论是从断舍离的角度,学会扔东西,还是从怦然心动的角度学会留东西,最终我们都是通过让物品的数量减下来这个过程,培养出我们的“抉择力”和对自我的了解。然后这种能力会被你自然地运用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那我们整体的一个状态就会向着自己希望的样子转变。
所以双十一不是建议大家不去消费。前提是要知道自己的心愿清单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心意,能否给生活带来积极的意义。
提倡极简主义的日本主妇山口势子就说,极少的物品就可以让他们全家的生活很舒适很幸福,但并不代表她会极致地控制物品的数量。只要她喜欢的,对这个家很重要的东西,比如毛巾,她就有20条。这在普通家庭一定不算多,却一定不符合大众眼里的“极简”两个字。可这就是极简的本质,或者换做我们儒家当中的“中庸”这个词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极致的合适。
我们如何去考量双十一的这份购物清单呢。当欲望、省钱、享受这些真实的需求存在的时候,我们不是去压抑这些需求,而是去评估“付出的时间”和“省下的金钱”之间,“付出的金钱”和“自己的欲望”之间,“增加的物品”和“占据的空间和精力”之间,到底哪一个对我们更重要。只要你觉得值得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叫做“心动七件”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自己。在现有物品中最能让你有幸福感的七件物品,你会选择哪些东西和你一起生活。
我们尽量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断,抛开理性思考的部分,是不是必需品啊,贵不贵啊,不选这个谁谁谁会不高兴啊,这些都不是我们选择的标准。唯一的的标准就是你喜欢,让你感到幸福的东西。
我自己做完就会发现我追求的就是一种平淡温暖舒适的的状态,都是一些常见的有故事的生活用品。有些人会选择一些画作、艺术品、精致的首饰,文艺范十足的那种。还有人发现,原来每天用的都是一些让自己近乎麻木的东西,其实并不想和它们生活在一起,就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和认识。
所以如果你想快速地看清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妨马上去屋里转一转,你的家里有哪七件物品是当下的你最喜欢的。这个方法也可以带着家里的小朋友一起做,特别是从玩具开始,再到文具啊,衣服啊,让小朋友们逐渐体会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从小就能建立起这种底层抉择的能力。
希望大家可以筛选出一份能让自己,让我们的家人真正幸福的购物清单。在双十一能够开心地、不后悔地去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