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光写的短篇小说《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获得了2020年收获文学榜短篇小说榜第二名。
中英街,颇有历史年代感的名字,这一条街,无非是道路、店铺、人流,有什么可关注的呢?
中英街不同,它的历史久远,迁延繁复,最精彩的,当然是在这条街上找生活的人,比如阿狐、“我”和毛更新。
八三年中英街开街,吃免税饭的水客佬纷纷涌向这里。你想想,隔一道关口,商品差价高达百分之六十,那是什么赚法?等于捡钱。早三十年,我就在这条街上混,多少年后回想起往事,仍然心潮澎湃。那时候的中英街生机勃勃,它是我的梦想之地!
毛更新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毛更新这个人。我喜欢他的清新,但我不待见他的执拗。
“我”的愿望和毛更新不同。我只想赚够钱,带着观水秀回杨村镇光宗耀祖,过一番人间的好日子。我的朴素愿望被毛更新拿着理想的NFDA1头一下一下猛敲,特别疼。而毛更新的理想是当商人。
毛更新一再受挫,而我,自以为是他的引路人和保护者。甚至报听歌啊介绍给阿标。但他抢走了我的观水秀。在临危之时,我和阿狐把上亿身家托付给他,但我们被逮,他消失了。
后来再次知道消息时,毛更新终于做成了陶朱公,而我,他当年的引路人和保护者,却落得一文不名,这就是我的下场。
中英街里挤,连工商银行都撤出来了,当年的带货天堂已经成为了历史。
而毛更新、他的儿子班森,以及他的妻子的名字,都不用再问了。
因为,世事难言,最好不问。
邓一光以一个问句的标题来讲述一群冒险家的故事。在一九八GA996年代的中英街,阿粥、老狐、毛更新的生命意志被时代的情绪所召唤,他们蓬勃如草莽,热烈如朝阳。这是一个时代更新时刻的初体验,中英街的这帮水客们由此粉墨登场,各自展开切合自己性格的命运之戏剧。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在回忆的视角里加以反讽的语调,使得小说保持了情绪上的间离而富有弹性,对人物的塑造细腻而形象,并在总体上与时代的精神结构保持了对话。邓一光借此将深圳书写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一条不确定的边界区域打开了大历史的细节和暗面,在这些隐蔽的角落,恰好是人性的饱满和丰富。邓一光由此展开价值的追问,虽然这些追问依然通过故事的方式展开,但是却浸润着形而上的生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