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最近好些人微信给我留言,往往都被我疏忽了——反射弧拉到半天甚至一两天后才发现,一边很难为情地给人回电话,一边很无奈。
清理了好几次,但今天看,微信通讯录还是升到了1702人。
准确地说,随着人群数量的积累,特别是之前做微商的开始刷屏,微信朋友圈已经不是那么让人愉快了。甚至还影响到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首先,我很早就面临过很尴尬的事情。
比如同事间发了朋友圈,大家都互动挺好的,点个赞,留个言,很亲切很友好;但你,十天难得一见来点个赞,你怎么这么不合群啊,怎么如此孤傲高冷啊!
宝宝们,真的是冤枉啊,我没看见啊,你发的朋友圈早被我的“贵圈友”刷到外婆家去了呀!
咱们工作日天天见行吗?当然,现实反馈是:不行——
社交工具是多重要的人情往来呀!你怎么能搞特殊化呢?你在我们眼中就是不合群的。
现在,尽管定期清理——
因为几乎不加陌生人,能加了微信的,多少是有过一点交集的人。
我自以为是地觉得删人是很得罪人的事,除了做微商的、卖我没需要的产品的,实在没多少是可以清理的——最多也就选择了屏蔽。
但其他的信息依然还是很多呀。一天就选个时间定期看喽。不小心没看到,还是会得罪了人。
朋友圈,我还是发得挺勤的——
当作每天生活的记忆勾,哪天我忘记今天干了什么时,或者想用什么素材时,看自己发的朋友圈大致就想起来了,没怎么在乎过别人说你怎么经常刷屏啊,你生活一定过得很空虚之类的。
『二』
我知道这很不公平,我发得挺多,但看得其实不多,为了让自己不被微信干扰,会定期才会浏览一下朋友圈。给自己规定最多只能刷到十屏,在这十屏内点赞。
我也觉得我这人真的是非常高冷啊。
我觉得我的朋友圈沦陷了。更准确地说:我早就被我的微信朋友圈给沦陷了。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庞大的朋友圈吗?
我很清楚地记得当通讯录里超过500人时,我就有了烦躁和焦虑。这些堂而皇之的数量,到底多少是有效的,多少是无效的?
『三』
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提出了一个“邓巴数字”,也就是150定律,意思是:“我们的社交圈与十几万年前没什么区别,个体能够认识、信任,并在情感上依赖的人数不会超过150个。”
之所以是150,是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有限,无法承载更多。
罗宾邓巴之前做了一个挺无厘头的研究——研究英国人寄圣诞贺卡的习惯。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因为寄贺卡可以衡量人的社交关系。
寄贺卡这种看起来是小事的事情无疑是一种人脉投资:你必须知道对方地址,去买卡,得写上祝福,买邮票,耗时耗精力。
结果他发现了这样一个数字:以一个人寄出的全部卡片为例,所有收到贺卡的家庭人口总和平均为153.5人,也就是150人左右。
『四』
微信朋友圈看起来积聚了这么成百上千的数字化的朋友。但始终还是没法去超越人际关系的特质。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有一些东西的特质始终还是很传统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见面三分情,线下交流过的始终会让人觉得更为可靠。当然,因为共同爱好而成的朋友例外——毕竟爱好比较长久性。
既然已经搞事情了。还是得比较艺术地去对待贵圈友。
其实,特别理解那些觉得我高冷的各种朋友和同事们。每个人都被关注的需求,也有互动的需求,你跟我互动一下,至少可以看出你在关注我、在乎我。
一旦不去互动,冷淡、陌生是必然的事情——
没见你来跟我们互动,那样子看起来是挺不合群的呀。我干嘛要觉得你一个不跟我保持互动的人不高冷呀?至少,你这样不理人情世故,你在我朋友圈里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呀~
换位过来想想,特别能理解。
还有,你以为贵圈里跟你关系好的未必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不妨做件事情看看好了。支持你的往往是已经经过时间验证过的朋友,或是你以为没那么好的朋友,而那些你以为经常相处的,有付出的,已经是朋友的朋友不见得真的会来支持你的。
真的是这样。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谁的心理谁知道。
存在即现实,一切遵从规律和法。倒是见怪而不怪。
『五』
此外,就像罗宾邓巴说的,一个人的脑容量有限。工作切换、环境切换。圈子也就自然而然会有所更替。一些人来,一些人走,才是正常的换血过程。
你要是很希望跟某人继续做朋友,排除那种可以经常一个电话出来小聚交心的关系。如果还想要延续,基本只能借助事缘,要么扯一些业务合作来往,要么就一起做点小事情。
没有这些做链接,很抱歉,你不来我不往,时间久了,关系也就淡了,缘来缘去随缘酬,强求不来。
所以,朋友圈中,之前经常互动的,后来又渐渐没了互动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转身,咫尺天涯的也大有人在。
往往你以为你的朋友圈是你的朋友圈的时候,你的朋友圈已经不是你的朋友圈了!
新的圈子进来,旧的圈子出去,一切遵从规律和法。
『六』
真是处处学问呀——活到老学到老——既然有微信这个产品在,就像管理情绪、管理时间一样,还是得费些心思去管管这些圈友们。
生活里的朋友还在,事业里的朋友还在,那些相互带来好的影响的朋友还在,美好的新朋友还在……
能寄出150张贺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