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007官方发起的私域实战中,我邀请了122班出局的几个战友,最后,同在福建的陈素容应邀了,并且说刚好最近在想着回归,想着自己想继续写点东西,但一个人又有点以往的惯性,刚好班长来邀请,算是及时雨的推动。
在她的文章中,她说这三天都有在听,对很多内容也很有共鸣和启发。看到她这样讲,我也很欣慰。
因为在第一天听课时,我有一种深深的不适感,一是因为内容和所谓的系统、逆袭有不小的差距,二是因为广告氛围太浓厚。我为此担心被邀请的人觉得不值。我也在第一天晚上写了一篇文章《把广告卖成了课程!我们呢,就是棋子!》
但至少在同是007战友的陈素容听来是有收获的,其他人我在晚上会再回访。我自己听了三天,现在的想法和第一天有一些改变:
1,覃杰讲的东西与一般认为的”系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他讲的只是一些模块化的东西,依然是”因与果“的关系,而不是系统论的范畴;系统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畴,尤其在认识论,对于世界的运行、个体自由意志的认知、独立意识的实施等;
逆袭方面,这是个大词,热词,但他讲的更多是成长,且是007内的成长,尤其是晚上分享的嘉宾,讲的自己的案例却都是在”007里面怎样拉人“的成长与变现。
我承认,这确实是吸引眼球和心智,但这些个体案例在讲的时候,几乎都在用”春秋笔法“,突出007内的成长,隐去曾经的努力与积累,以及写作能力的成长;
贯通起来看,依然是一场大型”广告秀“,是覃杰个人销售能力和与策划能力的一次放大,是众多大使达人的现身附和;
是诱惑大于影响,推拽大于吸引的群体销售;
是一场007年会的相互说好话的外放;
如果拉数据呢?最近一个月、半年、一年的增长?所有大使、达人的业绩?投入回报?28000多人的留存率?一个月、半年留存率?以往班级的活跃度?
大使的推荐佣金高达60%,一年会费365,三年1499,大使高达14999,其中60%以上用于返佣,这比例是不是过高,是不是商业诱惑高于个人成长?
我不反感商业,相反,再好的社团组织,也是需要有商业操作,不然不长久;
但商业也有规范,销售也有伦理;
尤其这是一个基于个人成长陪伴的社群,个人因为孤独想要有相互激励的地方,因为一个人写没人阅读需要有群体;但是个人让渡的成长陪伴,用60%的高返佣被吸收,用”坚持就有回报“的通用道理来解释成长缓慢与停滞,这是高要求,是隐形的PUA;如同学生学不好就是你不够努力那样的说法一样的。
商业与CX往往一步之遥;讲课与广告也是自说自话的;尤其覃杰讲的都是做007的收获,分享嘉宾也都是007的大使且在007的变现收获相当大,这就是一个体系里的东西,说服力自然小太多。
写作是好东西,学习践行是必要的,坚持是必须的,但把这些每个人内在的成长素质当成是007的成绩,并大讲特讲,这忽略了个体成长的考量。
2,覃杰这几天讲的东西有很多也是可取的;
比如上述讲过的,写作,是思考成长的好利器;比如节奏,是好习惯;比如将来胜过往,是以终为始,是要不断去感悟的;
比如产品、销售、服务的真善美,是底层规律;比如健康、金钱、贵人是 要去学习践行的;
比如贵人是要拜师、封神,是需要点醒的;
在贵人这点上,对我的启发也是有的。要会请师傅,更要会维护师徒关系,要阶段性汇报思考与成果;
要看得到别人的好,更要能谦虚的请教他人,感恩他人;要学刘邦、不要学项羽;
3,我在3团也在说,也许我是保守了;也许是吧。
就像第2点说的,我也有收获启发;这本身不就是价值吗。
就像陈素容战友说的,谢谢你邀请我,推动她一把;从课程中也受到启发。
就像课程中有一些007外的人也心动并心动。
这些都是价值,挺好的,我也很欣慰。
但是,当初发起这个发售行动时,官方讲的是听课,是各类人都可以听的”课程“。是课程,不是广告!
我不后悔参与这场活动,也不后悔参与007这8年。我有成长,在这里认识很多朋友,被激励、感动、点亮、启发。我也邀请过很多人。
我也会继续留在007,也会有选择的参加007的活动;但我对于参加大使这件事,需要再思考。
同时,我想对此次活动讲点个人看法和建议:
1,对大的活动,尤其是收费的,课程内、活动上涉及到广告的,事先做好说明,让参与者有数,也能在邀请时好说明;
2,有广告也行,在事先标好时间段,说明什么时间是课,什么时间是广告。不能7点来听课,却是要等一会才开讲,开讲了又一大段依然是广告。特别是第一天。总是讲服务(体验加关系),体验的考量呢?
3,公开的大课,请事先做好做足功课,并核对内容来源。说一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是跟胡林翼借款的事没有过硬的考据,公开可查是借的外国人的外债,且比例足够大,以及部分朝廷拨款;还有各省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