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盏清茗品华夏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因对茶文化的膜拜,我试图通过自己对茶和茶文化的丁点知识去触摸茶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或许,这只是异想天开。

                                                              ——题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历史的机缘,命运将我随父母迁徙到黔北茶乡湄潭。我的整个童年、少年的时光,得以和小伙伴们在茶山茶园的追逐打闹中度过。潺潺的河水,葱茏的茶山、层层的梯田构成我心里永不抹灭的山水田园画卷。身在茶乡自然爱茶。在成长的时日里曾亲眼目睹种茶、制茶、沏茶的情景,亲耳聆听此起彼伏的悦耳茶歌。成人后虽离开故乡多年,但对茶山、茶园、茶歌的情感犹如浓茶于口回味无穷、沁人心扉。可惜的是,我对茶的了解远不及我对茶的眷顾,我对茶文化的所知远不如我对茶文化的向往。于是,我开始回忆、开始查阅、开始收集、开始感悟,开始把对茶和茶文化的热情与痴迷深深地揉进自己内心的爱恋中。

茶之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人有着对茶的自然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追求。茶的自然文化主要是与茶的属种、类别的研究以及人们选种栽培、采摘烹炒、存储沏泡等技术文化方面有关,它是一种技术或者技艺,是人的行为对茶的作为。而茶的精神文化则是人们在对茶进行栽种、采摘、加工后,通过品饮、感悟和想象所产生的评价及鉴赏。不同的人或者不同需求的人对茶的处理表达理解的方式或许不同。有喝茶者,喝茶是人的生理感官对茶的需求,直接感受到茶能止渴解乏醒脑;有饮茶者,饮茶是人思想上对茶的体会,通过饮而思,从茶的滋味中去感悟人生、思索时空、回忆往事;有品茶者,品茶是人精神上对茶的品味,通过品而想,在茶的苦涩、清香、回甘、飘逸中浮想联翩。这是茶对人的作为。在人对茶和茶对人的相互作为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从茶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来看,其他国家虽然也有关于茶及茶的文化,但茶的起源在中国,茶文化的根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是从中国开始的。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始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欲望,想要说清楚却又明明知道自己说不清楚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到底是怎样的情形。据说,目前全世界茶科植物共有23属,计380余种,而在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现已发现的野生茶树约有100多种,在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1980年在贵州晴隆境内发现并保存着世界上唯一的古茶籽化石,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其化石位于第三纪地质层,距今已有100万年。而且,在晴隆、普安一带的原始森林中还发现野生古茶树群落,仅上千年的古茶树就有近千株。另有资料表明,在云南的西双版纳至今还存活着1700年前的古茶树。这说明,云贵高原从古到今,无论是山川水土还是气候环境都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据现有史料考证,茶的发现和最早种植利用是在云贵高原。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叙述:“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即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文中还说:“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黔中”,在古代即指贵州、四川和湖北,其“播州”就是今日之贵州遵义。而且说,在黔中往往能得到茶的上品。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提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他说,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巴蜀是茶叶文化的摇篮。 而《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不以为郡。”历史上的巴蜀范围较大,当时还不是秦国的行政区划。在那里,居住的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人、苴人等其他少数民族。其“濮人”则是自古就居住在贵州境内南、北盘江上的布依族先人。布依族的祖先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的夜郎文化。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意思是,在中国西南地区若干的古国中,夜郎是最大的一个。从有限的历史资料中大致可以证明,布依族先人“濮人”最早在南北盘江,史称“牂牁江”的汇合处,即今日红水河源头的一个叫“者告”的地方建立了神秘的夜郎古国,随后逐渐扩张联盟周边的小国而不断壮大。古夜郎的核心区域虽在今日贵州,但它的疆域曾经东至湖广,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达东南亚各国,地广数千里,与西汉初期的版图不相上下,可谓泱泱大国。故史上戏谑夜郎使臣发问“汉孰与我大?”并非“夜郎自大”,事实上夜郎确实不小。而且,夜郎人早在殷商时期就与商王朝有过交往,并向商王纳贡茶、药材等。夜郎建国大致在公元前360年春秋战国时期直至公元前86年被西汉所灭,前后延续了280余年。因而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当时巴蜀地区的相当一部分曾经隶属于夜郎古国。秦国夺取巴蜀时已经是夜郎古国日趋衰败之后的事了。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所提“巴蜀”,实际上就是上古时期的古夜郎辖地。所以我们可以说,就世界而言,茶和茶的文化起源在中国,根在中国;就中国而言,茶及茶的文化起源在云贵,根在云贵。

从茶的地域流向来看,茶起源于云贵高原,普及于巴山峡川,发展于湖广、中原,发扬于江浙、闽粤。而且通过古丝绸之路和后来的南海商道(亦称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从茶的时间发展上看,茶发端于夏商以前的上古时代,倡导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普及于汉唐繁荣时光,发展于宋元明清。即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茶之文化厚实温存

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

  茶,本是自然界中一种普普通通的灌木类常绿植物。但在中国,茶从古到今却神奇地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文化层面,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文化层面。在庶民百姓的生活中,开门七件事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王侯朝臣、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上,为“附庸风雅”更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中国人物质与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中国,无论高低贵贱贫富之差,也无论民族语言习俗之别,茶则是中国人所共同热爱的。饮茶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基本方式,品茶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上的基本需求。茶与茶的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茶与茶的文化镌刻在中国古老的字里行间。我想说,在英文的单词中用“瓷器”(CHINA)表示中国的世界称谓是不完整的,还应该加上“茶”的单词(TEA)。茶和瓷器都是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

在中国,茶文化首先发端于中医“济世扶伤”的文化精神。传说中,华夏先祖神农氏教人种植、农耕,为普济众生、治病救世而勇尝百草,结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认为茶能解百毒治百病。茶的药用价值被发现。《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由此医方兴焉”。就是说,因神农尝百草,从此有了药而医学勃兴。《帝王世纪》也称:“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着本草四卷”。东汉神医华佗在《食经》中述:“苦茶久食益意思”,也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即浓茶虽味苦,但久饮能提神醒脑,益意思是指茶有益清醒大脑,提高思维能力,让人增添智慧。心静则益慧,急中则生智。茶能静心养慧。唐代亦有“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宋代诗人苏轼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思是,经常饮茶胜过服药。李时珍在《本草·木部》记载“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上下五千年,历代医家均尊神农氏为始祖,无不研茶灸病。在中国文化的浩瀚内涵中,茶文化首先出现在“济世救人”的中医文化中。

正因为茶的药用功效,人们把茶当着解百毒治百病的神物、神水、神药,是神赐予的仙品,于是人们有了对茶的感激和敬畏,茶又成为人们祭祀祖先和祭拜神灵的供品。茶是神药仙品,因而茶又出现在了中国的祭祀文化中。有史学家认为先有饮茶的普及才有用茶祭祀,依据是魏晋时期有了用茶祭祀的文字记载。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几千年来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比比皆是。如贵州的布依族,先祖创立了强大的夜郎古国,但布衣人有语言却没有文字,布衣人的文化习俗完全靠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在布依族的传统中就有“茶祭”的古老习俗。文字记载的史实往往比实际存在的文化晚了许多,而且很多文化习俗从来就没有文字记载,但它客观存在。所以,茶的祭祀文化是在茶的医药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应早于茶的饮食文化。即茶最先不是用来饮食的,茶是药,是祭品,之后才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饮料或饮食。

随着南方饮茶风尚的不断发展,茶在北方也广泛流行。茶因其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不但成为中国人特殊的健康饮料,而且还被引入饮食文化。明朝谈修在《滴露漫录》中说道,茶叶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必需品:“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藏族、蒙古族等一些边疆少数民族是把茶当做饭的,有几顿饭就有几顿茶。不仅如此,巴蜀人喜好麻辣,却因喜好喝茶聊天、摆“龙门阵”,为之减少了胃肠病患。广东、福建人喜吃海鲜,高蛋白且味腥,所以人们爱边喝茶边用餐。古人说“粗茶淡饭、延年益寿”。通过喝茶消油腻、助消化,从而实现延年益寿。在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自古就有以茶为食的习俗,比如“茶汤”、“茶面”、“茶丸子”等等,他们用茶叶、生姜、生米等为原料做成保健可口的各类食物。以茶疗医学为基础,食文化和茶文化(也包括酒文化)的结合,构成了中国极富盛名的饮食文化。

茶能提神醒脑、镇静养心、轻身延年,其神奇的功能让古人们顶礼膜拜,因而茶在上古时代就已经成为神灵文化的重要内容。当神灵文化逐渐宗教化的时候,茶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宗教文化。尤其是想得道成仙的道家,认为饮茶能轻身,更是把饮茶作为修炼的重要手段。道家把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在“打醮”即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把献茶作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家以饮茶为乐,把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供品。中医文化是道教文化的基础,道教文化是中医文化的哲学化,而茶文化则是连接、贯通中医文化和道教文化的一根红线。由于茶的“静心定神”、“清心静境”、“清心寡欲”,饮茶也进入了佛教的修行。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一定得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用饮茶来调整精气。因而饮茶也就成为僧人们坐禅的必需品。坐禅与饮茶从此密不可分。自古禅院就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

人们在品茶时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茶悟”、“茶道”与“人化自然”、“天人合一”的“禅、道”理念融合。所以我们可以说,茶文化也是禅宗文化、道教文化,自然成为了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伴随了中国人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茶的文化同样渗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之中。中国茶在中国历史的时空中轮回,中国的茶文化在中国灿烂文化的历史沉积中不断丰富。茶与礼仪、茶与婚丧嫁娶、茶与诗词歌赋、茶与琴棋书画、茶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的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茶缘”。有道是:

岁月成卷恰如茶,沸腾冲沏生精华。

苦涩回甘五千年,杯盏清茗有华夏。”

当你探入中国百姓生活习俗,无处不是与茶有关:“茶余饭后、茶余饭饱、粗茶淡饭、茶饭无心、三茶六礼、三茶六饭、酒余茶后、茶余酒后、家常茶饭……”

当你翻开中国史书典籍,无处不见与茶的关联:“以茶思源、以茶论道、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订婚、以茶联谊、以茶养心、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

茶之技艺引人入胜

在茶的研制技艺上,千百年来从茶的选种、扦插、种植、焙烤、煎炒、沏泡以及使用的茶器、茶具等等,可谓是名目繁多、技艺纷呈,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引人入胜。

茶的采摘茶季节很有讲究,古人说:“早采为茶,晚取为茗。”意思是正月、一、二月时间过早,所采之茶还是上年的老叶,只有三月以后,清明谷雨前后所采之茶才是最鲜最嫩的茶芽;茶的类别色彩缤纷,有青茶、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等等,谓之“六色”;茶的香型淡浓相异,有淡香、清香、草香、栗香、药香、花香等等,谓之“六味”;茶的形状千姿百态,有末茶、片茶、条茶、饼茶、珠茶、球茶、团茶、砖茶等等;茶的性味温热相宜,有生茶、熟茶、陈茶,亦称非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等等;而且,连沏泡茶叶的用水也着实考究。古人认为,湍急之水不净,往往裹挟杂质;陈积之水不鲜,久聚易腐,这些都不是沏茶的好水。沏泡好茶当用雨水、溪水、泉水、雪水、露水等等。从沏茶的水温来看也得把好火候,分为“三沸”。即“一沸”水起微波,“二沸”水边起伏跳珠,“三沸”水突如泉涌。而“一沸”之水过嫩,水温不够,“三沸”之水已老,水质已变,只有“二沸”之水为最佳。沏泡不同类别的茶还有着不同的操作程序。红茶有红茶的沏泡程序,绿茶有绿茶的沏泡程序;禅茶有禅茶的沏泡程序,宾客茶有宾客茶的沏泡程序。少则有12道,多的居然有36道。文人雅士或僧侣道士还把沏茶的每一项操作动作赋予了文化名称。如沏泡绿茶,程序12道,其程序歌诀分为:点香焚香除妄念、洗杯冰心去尘凡、凉汤玉壶养太和、投茶清宫迎佳人、润茶甘露润莲心、冲水凤凰三点头、泡茶碧玉沉清江、奉茶观音捧玉瓶、赏茶春波展旗枪、闻茶慧心悟茶香、品茶淡中品致味、谢茶自斟乐无穷。在宋代,江浙、闽粤大兴“斗茶”之风,即对茶的优劣好坏进行比赛,通过沏泡茶叶时观察“汤色”、“汤花”、“叶形”等区分胜负。一时间“斗茶”成为民间百姓和文人雅士雅俗共赏的乐事。由此,“茶艺”、“茶道”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在宋代以后达到了鼎盛。

茶之品味启迪人生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茶的钟爱可谓是一往情深。

翻遍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查遍中国千年文化故事,有谁见过与茶和茶文化有关的贬斥之事、贬斥之语。而恰恰相反,赞誉茶和茶文化的奇闻趣事信手拈来、比比皆是。这就是茶文化的高雅,茶文化的魅力。

其实,中国的茶文化就像茶树本身,因为植根于净土,发端于雨露,从而有着不可污损的思想内涵与无法掩蔽的情怀光韵。茶文化,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予古道、古风、古雅、古色的沉稳,更像寒冷的冬夜踏雪归家,在宁静且温暖的氛围里尽享一份清澈、清香、清爽、清纯、清新、亲切和轻松。茶色、茶香、茶味在茶文化的杯盏中溶为了缠绵和温暖;茶思、茶愿、茶情在茶文化的杯盏中汇成了汩汩弦歌。

古往今来,几多僧侣羽士、文人骚客、儒雅志士怀揣着灵气才气血气和骨气,苦苦思索人生,沉浸于茶茗绿波之中,他们焚香抚琴低吟,把卷望月冥思。身在凡间又恰是远隔尘世,疏远于声色犬马,淡泊于功名利禄,宁静于熙熙攘攘,不扰于世俗篱笆,不受仕途的诱惑,不屑黄金的灿烂,傲视官阶的显赫,嘲笑歌舞场里的浮浪。在茶的古朴情韵中,尽情享受着清凉与热烈冲撞、高昂与低回交织、激情与理性合一、追忆与展望融会的无限情怀。饮茶者因品而思静,因静而求净。在这里,品是一种感悟,静是一种修养,净则是一种境界。其“品”,其“静”、其“净”不就是中国茶文化金子般的内涵吗?在不懈追求“品、静、净”的精神中,他们以翠绿盎然的茗芽为豪,以清香淡雅的茶饮为墨,洋洋洒洒于中华历史文化的宣纸,谱写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传世佳作,编撰出璀璨夺目的绝世华章。

茶是淡定的、淡泊的、淡然的。尤其在无数张面孔扭曲、心灵蜕变的今天,更需要品茗静心、退热去躁。以静心而养慧,以去躁而凝智,在“慧”的涵养中寻找“本我”,在“智”的理性中把握“时空”。存智慧、涵养、理性于心,回归自然、尊重客观,把心中的“真”字画圆,把心中的“品”字塑高,把心中的“人”字放大。若是如此,才能迈过世俗物欲横流之壑;才能让孤独的灵魂不再为晋升退位、台上台下的尔虞我诈羁绊困扰;才能让心灵自由自在徜徉于千载之远;才能让淡定的微笑将事与愿违的苦涩化为一丝甘甜;才能让淡泊的思绪将世人的龌龊净化为一杯清香;才能让淡然的心情穿透寒冷漆黑的子夜尽享温馨明媚的春光。

茶文化,繁荣华夏灿烂文化的历史之源;茶文化,洗涤人们疲惫心灵的圣洁之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饮茶都江堰 杨府/文 到都江堰,是在农历八月十五的前三日。看到“分四六,平潦旱”的震古烁今的古代水利工程,看到岷江...
    观巢居笔记一一杨府的文阅读 529评论 1 1
  • 骇浪惊涛四海哗,新时世界叹花花。 百年岁月流如矢,几度兴亡话与茶。 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忘为家。 岿然南社风流...
    茶诵阅读 2,508评论 0 18
  • 情緒應急反映機制有時候會如一場大夢 至於多久? 也許 南柯一夢 也許 永遠不會醒 半年折騰 如今大夢將醒,未醒 期待初醒
    康飄釀阅读 156评论 0 1
  • 孤单是半夜的时候突然惊醒,世界瓢泼大雨,你再也睡不着,你镇静地喝下了一杯牛奶然后看了一本艰涩的书,可是还是睡不着,...
    塞纳左岸阅读 516评论 3 3
  • 匆匆吹干头发换了衣服下楼奔赴约会。你没带任何隔开阳光的物品,于是,此次你深深感受到什么是盛夏。 阳光在皮肤的感觉,...
    mo清夜无尘阅读 38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