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
一无所获 归根结底 活蹦乱跳
永不枯竭 体魄雄壮 撕脑裂胆
口青力大 火烧火燎 奔涌不息
好句:
少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就是穿着这样一身缀补钉的衣裳。象土地一样朴素和深沉的母亲啊!
不时有一个穿花格衬衫、戴蛤蟆镜的青年人在人群中招摇而过,手里提的黑匣子象弹棉花似的响个不停,引得花百姓张大嘴巴看新奇。
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他还准备给父亲买一块包头的羊肚子毛巾——他头上的那块已经肮脏得象从炭灰里捡出来似的。
孙玉厚老汉拍打着一双沾泥带土的手,从旱烟地里转出来,和儿子面对面蹲在院子的空场地上。
他长叹了一口气,把烟屁股一丢,双臂抱住膝盖,深深地埋下了头,他只听见父亲在他旁边“叭、叭”地使劲吸烟。在一片沉寂中,远处东拉河的河道里,传来一声牛的哞叫。
妙断:
立刻感到一阵眩晕和心悸……眼前是一片麦芒似的黄色。毛翻翻浪头象无数拥挤在一起奔跑的野兽吼叫着从远方的峡谷中涌来,一直涌向他的胸前。两岸峭壁如刀削般直立。岩石黑青似铁,两边铁似的河岸后面,又是漫无边际的黄土山。这阵儿,西坠的落日又红又大又圆,把黄土山黄河水都涂上一片桔红。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中的浪花比作麦芒,又比作奔跑的野兽,把两岸耸立的岩石,比作被刀削过一样的铁,写出了黄河水量大,水势湍急,两岸的岩石高大直立,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以及孙少安的害怕。
这时候,他看见另一只上行的船正在河边象甲虫似的慢慢向大桥这里移动。牵着船的那根绳索象绷紧的弓弦似的向河岸的峭壁上扣在一串光身子纤夫的肩膀里。这些人几乎是在半崖羊肠小道上手脚并用爬着走;呻吟般的“嗯哟”声象来自大地深处……在这令人痛苦的呻吟中,那只下行的船已经漂到了一片平静的水面上;接着便传来了艄公那无拘无束的歌声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把河上行驶的船比作甲虫,写出了船的渺小。就是这渺小的船,却在这湍急的黄河水中移动,在直立的半崖羊肠小道上爬走,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表现了黄河纤夫和那些人的大胆,勇敢。
我的感受:
这两章中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当孙少安从山西回到双水村,途中路过黄河的那一部分描写,让我极为震撼。当少安来到黄河上的桥,站在旁边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湍急勇猛的黄河水,滚滚奔向下游,河中却还有纤夫在划船移动,两岸高耸直立陡峭的山崖,人们在山崖的羊肠小道中手脚并用的爬着,这都给了少安极大的震撼,也给读者极大的震撼。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不得不赞叹这些人的勇敢,这就是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豪迈勇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