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9.4.22,早上9.10,补记录周末两天。
周末带队
周末两天的主要任务是参加辰山植物园活动的组织和进行,天气非常给力,原本说好下雨的周末,全都转为阴,周六有零星小雨。
第一次全程带队,体验还不错,多亏朱老师前期的准备,以及给力的家长配合,让这次活动,学生玩的开心,参加的小朋友玩的开心。
对我,也是非常开心的,连着两天来,把一号门和二号门附近都走完,尤其第二天还记录下很多的照片,很久没有拿相机拍照,周日特别有灵感。究其原因,可能是自己断舍离了手机,保证在走路,拍照过程中,手机都放在口袋中,有几次想要拿出来,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我放下手机,关掉通知,只在园区漫步的时候,我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人在身边的流动,感受到自己与身边自然环境的融合,感受到我和相机之间很好的配合。
当我在草药园捡落叶,我沉浸在落叶的不同大小、形状、枯萎程度,丝毫没感觉自己的行为尴尬,也没因为周围人来人往而分心。
当我在鸡爪槭旁拍枫叶,我感觉时间停止了,各种姿势,蹲、站、半蹲,拍完一棵,已经精疲力尽,但是却十分开心。
当我在绣花菊旁拍落花,旁边再多的拍照游客,都和我隔了一个空间似的,没有被他们打扰。
所以昨天有篇文章说到,回归自然20分钟,就能释放压力,真的是很棒的体验,专注的当下。
周六程程
周六上课前,花了30分钟和程程交流这次的考试,从知识技能,到心理状态,到后续方向,做了很多的工作,也从他的想法中了解了一些情况。
其实大多数学生都被成绩左右,这次考的好,开心,下次考的不好,不开心,而且总是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跌宕,和我小时候很像。这就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不扎实的,遇到自己会的,能考得好,否则就完蛋,所以每次上课我都注重解题和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似乎第三年了,学生依旧没有建立这样的意识(可能也是学校,家长的强调,学生就把结果的对错作为最终的评价,再加上学生的思维还比较表象,还没建立更深的思考)。
所以,我也在想,后续如何更好地去构建学生的思维,除了结果的对错,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和出路。
周末凌乱思考
在5.6月开设一个反馈信箱,把STEAM 课上,自己想表达的小想法、小建议、悄悄话写下来,作为一个反馈,给我下一步的工作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