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惊闻王富仁先生作古,内心是十分伤感的,但是,我非先生弟子,并无资格写纪念文章。然而,不久,寅年兄转告我,说先生的博士生李金龙老师(汕头大学学报副主编)希望我写一篇回忆文字,记述一下关于《古老的回声》再版的故事。不敢相忘,今日终于空出一个早晨来写,写完后同步发给寅年兄和北师大杜霞教授(她是王富仁先生的弟子)。杜老师很快回复我,说正是今天,汕头大学在为先生开追思会。
我没想到如此之巧,于是,通过寅年兄,征得李金龙老师同意,发布此文,以缅怀先生。
一
第一次读到王富仁先生的文章,是在陕西教育学院的阅览室里,偶然看到他关于鲁迅的现代性的研究。当时非常吃惊,没想到鲁迅还可以这样读,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毕业后我到县中教书,最喜欢讲的作品就是鲁迅作品,当时的教参还非常陈旧,先生的文章和书籍(当然,还有林贤治等鲁迅研究者),就像打开了一扇窗户,鲁迅先生的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丰满起来,不再是一个与当下无关的历史符号,或某种观念的片面的象征。
2002年前后,我进入网络,两年后脱离体制,开始了教育吉普赛人之旅。大约2006年的时候,我加入了全国最大的民间教育改革团队“新教育实验”,并与干国祥、马玲两位名师一起组建了一个叫“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即现在南明教育的前身),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团队中,我负责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以及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书目的研究实际上从这时候就起步了。
有一天,干国祥(南明教育总校长,“全人之美”课程的总设计者)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正是先生的《古老的回声》。一读之下,立即十分喜欢。上次因一本诗歌研究的书而兴奋不已,还要更早上十年,是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
实际上,诗词研究的大家颇多,但研究方式,仍然大体不脱“训诂、义理、辞章”。而讲义理,又多是一种所谓客观的解释。不说专门的研究,类似《唐诗鉴赏辞典》这样的作品,仿佛商店里摆满了精致的货物,琳琅满目眼花缭乱,但是却勾不起购买的冲动。用之于教学参考,可以解决基本的词句梳通,却少了一些能够触及灵魂的东西。然而,《古老的回声》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
什么感觉呢?
这些被分析的诗歌,我第一次感觉到“看见”了它们。例如先生对《春晓》的解读,短短四句,写了一万多字,然而,这首诗却第一次清晰地活在了我的生命里。究其原因,似乎恰恰是先生不守诗歌研究的本分,大量地引入心理学、哲学与文化理论,从而将一首诗歌创作的心理过程,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而且,这一过程是充分潜意识的。诗人在这个春天的早晨醒来,他的心理所经历的变化过程,一下子变得清晰可感。读诗的感觉,不再是面对一个客观的东西,而变成了一次再经历,并且是十分新鲜的有层次感的经历,似乎自己的感官也再次被唤醒了,这是一种阅读解读诗歌的文章时很难遭遇的高峰体验。相形之下,大量学院派的解释,更像是解剖文体为诗歌的尸体。
应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呢?
生命感!
这是在《文心雕龙》原道篇,在《人间词话》,在叶嘉莹先生的解读中所曾经历过的。在这里,丰富的浪漫、与惊人的精确,被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了。而解读本身,也便成了诗,成了诗人、解读者、阅读解读者围绕着诗歌本身的一场隐秘的狂欢或高峰体验,妙不可言。
二
之后,这本书便成了团队内部的必读书。当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南明教育的“全人之美”课程体系,是超越知识中心主义的课程建构而崇尚儿童中心或生命中心的,我们的研究本身也在力求恢复知识的动词属性,恢复知识与生活、生命之间的关联或共鸣。我们甚至开发了专门的晨诵课程,反对死记硬背,强调当下感受,是谓“与黎明共舞”。而《古老的回声》,无疑成了深具启发的利器。
不久我写了一本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习作,最初叫《构筑合宜的大脑》,后来改名为《教师阅读地图》,一直比较畅销。这本书中选取了几本文本解读方面的书籍,《古老的回声》就在其中。
2009年开始,我牵头负责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海拔五千”新教育教师读书会,旨在倡导深读。半年后,升级成为“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简称网师,即今日南明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前身)。我们试图改变教师不读经典现状,因此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领域、文本解读等领域的经典作品直接作为课程。而在文本解读领域,我们最初开设的课程有三门,就是《人间词话》、《古老的回声》和“文本解读与设计”,而且一开就是多年,影响了许多老师。
不过遗憾的是,当时,《古老的回声》并没有畅销(我认为跟书名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好书绝版,坏书大行其道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买不到怎么办?我们发动网师学员,开始了手工录入,然后制作成电子书当教材用,大家热烈响应。
因此,听到先生作古,网师学员们纷纷留言:
很多记忆在眼前飘,因为这个《古老的回声》,我真正蜕下虚饰的铠甲,真正走进网师。
有点沉。但不悲!
有些东西在星火相传。
这是网师第一门功课第一部书。从这里,了解屈原和家族“神秘主义”之间的“生命密码”,在《野草》解读篇中第一次认知整理与部分的关系,从《春晓》里知晓意识与潜意识。而灰菜,以《孔雀东南飞》的切身体验跟王先生的解读对话,也开启了我对文本的批判认识……也从这里,我开始步入“大学”殿堂……
王先生精神永恒!
……
当时网师的课程要求很严格,都要提交作业,而且作业动辄上万字。因此,穿越了这些课程的老师,对这本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可能先生根本想象不到,他在《古老的回声》中所运用的工具,所解读过的诗歌,已经被一批一线语文老师仔细消化过,并且从此活在一些教室里了吧?
三
大约五年前,我接受执掌新阅读研究所的好友朱寅年兄的邀请,组建团队,开始了持续三年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的研究。当时,在寅年兄的努力下,新阅读研究所的书目研究已经十分严谨和出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为对我的专业和公正度的信任,在书目选择上我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在计划中,书目分为100本基础阅读书目和100本学科阅读书目。基础阅读书目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文社科背景为主,而在学科阅读书目中,语文约有20本,也涉及到从语文课程论、文本解读到教学实践等诸多领域,而在仅有的几本文本解读书籍中,《古老的回声》是当然之选。当时的想法是,这么好的书,不能容忍被埋没,一定要让更多的老师看到。
就在书目制作期间,大约2014年前后,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是北师大的杜霞教授打来的。原来,她是先生的弟子,从网络上搜索到我们将《古老的回声》制作成了课程,很感兴趣,希望我来参与,推动这本书的再版。
我当时大喜,立即告诉杜霞老师,我正在制作书目,这本书肯定会入选。而且当时很有把握地说,书目2014年9月就会公开发布,除新阅读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外,腾讯网也会有专题同步发布。我讲得这么肯定,是因为我是这个书目的主持者,而发布时间也是跟寅年兄约好的。
为什么我会“大喜”呢?
因为我虽然从未拜访过先生,但他的作品很早就影响了我。而《古老的回声》制作成课程后,在我们团队以及辐射的教师圈内(这些教师遍布五湖四海),已经成了我们的共同语言与密码之一。更何况发掘好书和推动出版,一直也是我们的心愿,从童书《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到教育学类的如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之类,都是我们团队挖掘、传播和呼吁的。能为推动《古老的回声》再版出点力,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很快,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张丹老师就联系了我。我也表态,完全配合和听从安排。张丹老师嘱我写一段话用于封底,我写了这样一段:
相比于那些铺天盖地却隔靴搔痒的诗评,王富仁先生从心理学等角度入手,既有深切的生命感受,更能真切地还原诗歌涌现之初的微妙与生动,并抽丝剥茧地展现开来。在诗与思的交融中,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留下来的古老的回声,第一次如此清晰又动人地呈现在眼前,令人如饮美酒,难以忘怀。
这已经是2014年3月的事了。我说得信心满满,板上钉钉。于是,等拿到书,封面上添加了这样的字样:“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入选图书,书目将于2014年9月由腾讯网和新阅读研究所联合发布。”
四
然而就从这一年开始,发生了许多变故。先是因为一些原因,新教育研究中心不得不整体脱离新教育实验,成立南明教育,开始在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开始投身私立学校,让“全人之美”课程落地生根,再是朱寅年兄因为一些原因辞去新阅读研究所所长一职,书目就被拖延了,审查了,修改了。更重要的是,学科书目被整体取消了,这样,《古老的回声》终于没有进入书目,我很尴尬和不安,觉得很对不起先生、杜霞老师和张丹老师,但似乎也无能为力。
再后来,就听到了先生作古的消息。
寅年兄也很伤感,转来了钱理群先生怀念先生的文章,我这才知道,先生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在某种意义上是学院派中的另类。他不仅是一个卓越的教授,更是或者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写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研究鲁迅,是怀着深沉的使命感的,是自觉地有所担当的。他所做的,不是所谓的客观的学问,实际上是将学问同时作为性命之学。因此,他的研究,包括对诗歌的研究(这也算是跨界吧),是蘸着生命的汁液的有温度的研究。而他的作品,能够在我们团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也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做人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反抗异化的教育,同时,我们又不是一味地反抗,或者主要不是反抗,而更强调一种建设者的姿态,例如对文本细读的重视。而在这两方面,《古老的回声》同时满足了我们。
很早我就知道先生很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并且出版过相关论著。但也是通过钱理群先生的怀念文章,我更真切地领会了这种关注背后所潜藏的使命感。如果说,先生只是作为长者,作为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而关注、关心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话,我们则是以教育(当然包括语文教育)为终生使命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听到了这种召唤,并且积极地响应。
所以,先生,请安息吧。
哪怕在基础教育界,您也并不孤独。您的思想与学术,您对教育、对文学、对学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深沉的责任感,将在我们这里,在更多的人那里,产生悠远的回声……
我想,这也许是纪念您的最好的方式。
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于运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