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家木心写过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从前慢》,里面有这么几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
这几句诗我们读一读,体会一下,感觉还挺美的。但是有天,我发现有人把这首诗当成了枷锁。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失恋了,原因是她男友劈腿。她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都沉溺在这段破碎的恋情中,天天在朋友圈发诸如此类的话语:
我的一生,只够爱你一个人
我的生命里,你就是唯一
如果没有你,我的天空就失去了所有的颜色
……
反正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唯一的爱情没了,她活不下去了。妹妹啊,这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还抱着“从一而终”的感情观念啊?人家早就去追求新生活了,早都忘记你是谁了,你还在这里把他当成唯一?你的人生,难道就是用来缅怀那个已经变心的人吗?
我不知道这个姑娘的感情观念是受啥影响的。在我的印象中,女性对于感情,好像很难做到放下。
我小时候看武侠小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男主死了或者是失踪了,女主就苦苦等候他一个人,要么等到死,要么等到他忽然归来,然后两个人从此成为江湖上的恩爱情侣。可惜,故事还有另一面。男主可没有苦等,人家在外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滋润得很。
还有王宝钏和薛平贵,小时候我听外婆讲他们的故事,说王宝钏在寒窑苦等18年,最后终于等回薛平贵。薛平贵回家时,还恶意试探王宝钏是否失节,你说他挫不挫?王宝钏在寒窑苦等,人家薛平贵可没闲着,人家娶了西凉国公主,当了国王,走上人生巅峰。更可气的是,王宝钏等了18年,只当了18天皇后,就死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宝贵的18年生命,就用来等一个二货?王宝钏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找一个爱人,体验一下幸福生活?到底是谁规定她必须等?守了18年活寡,这么反人性的事情,为什么电视剧还要大肆宣扬?这到底是在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
还有小时候学杜十娘的课文,杜十娘最后发现李甲的真面目,气得抱着百宝箱,投江自尽。我很不解,明明是李甲负心,为啥是杜十娘跳江自尽,而不是李甲去死?
我跟一个女同学聊天,说既然李甲是坏人,杜十娘可以再找一个男人啊,为啥非得自尽呢?女同学说:“因为那时候女的只能找一个男人,不能再找第二个。”我听了很是发愁,这都什么逻辑,为啥就不能找第二个了?要是我,我就一脚把李甲踹下去,自己带着金银财宝,逍遥自在,快意人生。
当然,这些事情是发生在封建社会,那时候女性地位低下,她们必须仰仗男人生存。为了驯服女性,社会文化给女性的角色设定就是“忠贞不二”、“从一而终”,老公死了你也不能改嫁,你要是乖乖地守活寡,死了还能给你立个贞节牌坊。要是不听话,就把你沉塘、浸猪笼。
2
这种封建遗毒,至今还没有消除,还在影响着女性的感情观。现在盛行的女德班,还在传播这种观念:换男友会烂手脚,坚决不能离婚……
还有不少女性是这种观念的忠实执行者。为了感情哭哭啼啼、寻死觅活的女性,我见得太多了。她们就是卡在“唯一”的桎梏上。
如果说有的女性是因为经济收入低,只能依赖男性生活,所以抱着这种观念,把男人当成唯一的依靠,我还能理解。可还有的女性,明明经济收入很高,可以靠自己生活得很富足,她们还是抱着这种感情观。
我在南方某个城市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个富姐。该富姐是房地产售楼部销售精英,长相秀丽,也有能力,靠自己打拼在城市里买房买车,在公司也很受器重。但是她找的男朋友实在是不咋样,不仅人长得丑,还没工作,每天混吃混喝。
这个男人在跟她谈恋爱期间屡次劈腿被她逮住,她都选择了原谅。后来他们结婚,这男的还是本性难移。男人在她怀孕时,跟别的女人约炮,又被她逮个正着。
她气得要死,还是选择忍受,理由是:“女人结婚了不能离婚,换男人不好。我认定他就是我这辈子的唯一。生是他家人,死是他家鬼。”
我真是呵呵了,要是你找的这个男人很优秀、对你很好,那你认定他是你的唯一,我觉得这还是值得祝福的事情。可你找的这个男人是个什么货色啊,他哪点值得你把当成唯一?该换人就要及时换人啊,把一个渣男当成人生唯一,死了还要当他家的鬼,你的人生就这点追求?你放心,不会有人给你立贞节牌坊的。
还有的女性,男友明明都变成了前任,跟别人逍遥快活了,她还在那里独自哀伤幽怨,还在等候唯一,真是戏太多了。就算是当成唯一,也得对方配合你啊。人生如戏,人家都不陪你演了,你自己一个人在那演戏,有啥意思呢?
就像我开头提的那个姑娘,她蹉跎了岁月,把自己弄成牺牲品,男人感激她吗?并没有啊。你以为自甘牺牲,苦苦等候,男人就会珍惜你,回头找你吗?你想错了。
我跟男性朋友聊过,他们对于这样的前任,不仅没有任何的感激,反而会更加嫌弃,觉得幸亏分手了。一个女人如果不把自己当珍宝,别人更不会珍惜你。
3
也有的情侣是两个人本来感情挺好的,但是某一方离世了,另外一方就不再爱别人,独自生活。这种情形我理解,但是我不推崇。世界那么大,有趣的灵魂那么多,何必画地为牢?
前几天我去陶然亭公园,看了高君宇和石评梅的墓地,为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感慨不已。
高君宇的墓碑上刻着石评梅的深情表白: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据说,在高君宇离世后,石评梅一直沉浸在自责中,责怪自己没有及早接受高君宇的感情。她每周都会去高君宇的坟上哭祭,有时候会呆一整天。她后来整理了高君宇的所有文字和书信,写了《墓畔哀歌》,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高君宇离世3年后,也就是1928年,年仅26岁的石评梅,也离开人世。她的离开,估计和伤心过度有很大关系。
我在想,如果石评梅换一种牵挂方式,可以挂念高君宇,但是不必把高君宇当成唯一,而是积极去尝试新的感情,她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人世?也许她可以得到新的爱情,活到长命百岁?
比如这样的:“君宇,你虽然走了,但你永远在我心里。我会好好活下去,带着你对我的爱,活得如同闪电之耀眼。”
斯人已逝,我更希望活着的人,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再次绽放,而不是一直沉溺于悲伤。
最近有个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父亲苏大强,人家在妻子去世一年后,就要跟保姆结婚,过幸福生活呢。
虽然苏大强被骗了,可他好歹为了幸福努力过啊。他不会一味陷在过去中,而是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我挺欣赏这种态度的。我觉得女人们可以向苏大强学习一下,别再哀怨自怜,而是积极尝试新的感情。
经常会看到一些故事,说不少女性离婚、丧偶后,不再结婚,独自一人把孩子养大。人们会赞美她们伟大,赞美她们的母性。这些女性确实很伟大,可我觉得这也太不人道了吧?
她们是母亲,可她们也是女人啊,为什么不鼓励她们去寻找新的感情呢?看看人家王菲,离婚后和谢霆锋谈着恋爱,照样过得惬意自在。女人本应该活得光彩夺目。她们的人生,不应该只有一个单一身份。
我更欣赏《泰坦尼克号》里面,沉船后,杰克对露丝说的话:
“听我说,露丝。你会安然脱险的。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你会安享晚年,终老在温暖的床榻上。不是在这里,不是今晚,不是像这样。你懂吗?”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深沉的爱啊。不让活着的爱人为自己守活寡,而是让TA珍爱生命,好好活着。
如果真要有个唯一的爱人, 也只有杰克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唯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