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种情绪,叫“焦虑”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大众面前演讲的经历。
我记得。
那时候,台上的我,紧张得不行了。我想张开口说话,却仿佛已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虽然我的头是抬着的,但我的眼睛却总想往下面看。
对的,我的手里有提示稿,但尽管我真的低下了头去看,却仿佛眼睛散光一般,无法聚焦于我最需要的关键点。
我觉得自己蒙了。
在我口中吐出的那些言语,都仿佛干瘪了一般,我机械地重复着一些断点,但最难熬的是,下面的观众竟还认真地听着,那时的我,竟有种希望,希望他们就此把我赶下台去好了,好赶快结束我这痛苦……
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这种情绪叫焦虑。
因为这次糟糕的演讲经历,我觉得焦虑是种坏情绪。
此后的多年来,我一直想要完全避免“焦虑”,但结果总是失败。
后来,偶然间,我接触到关于焦虑的新观点,才发现,原来,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对于儿童来说,也是如此。
2.
适度焦虑不可怕
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
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施托尔伯格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叫作《让孩子学会思考》。此书中,大量的事例向我们表明,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困境,很多人只能让自己痛苦地困在焦虑中,等待着父母的施救。
实际上,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状,家长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一书中,作者这样描述焦虑。
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感到不安和恐惧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到无所适从时,焦虑就会应运而生。
家长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分不清楚“帮助”和“解救”的区别。很多时候,当一个家长把孩子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时候,实际上,他只是在代替孩子做事。
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忍受不良情绪、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和社交能力等,都不是凭空就能拥有的。它们很多都是从困境中激发出来的。
代替孩子解决困难,极力避免孩子体验焦虑,似乎是这个时代,最有“责任心”的家长们,所争先恐后在做的事情。
要想培养孩子的抗压力,让孩子适度地体会焦虑,非常有益。
比如说:在餐厅找厕所迷路的孩子,家长完全可以适当地放手,让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回去的路。尽管这可能会慢一点,但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候的焦虑,会激发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如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施托尔伯格所言:
你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是让他们学会临危不乱。
临危不乱,是一种多么酷的姿态呀!家长们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这种品质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作为家长,我们还是要学会,合理地利用焦虑。
3.
巧用“焦虑”,远离痛苦
家长解救孩子,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最好、最长久的方法,就是适当地放手,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能我们没有办法,每天都有条件去训练孩子自己动手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的能力。但我们依然要有意识地去多创造一些类似的机会,让孩子体会自己做事的快乐。
哪怕有时候做的不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但是,很快,他们就会想到更好的办法。
同样,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来不断地提升。
当孩子想要约同伴出行,怎样制定出行计划,约几个同伴,如果同伴之间意见相左又该怎么办,这些事情出现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尝试去体会。
久而久之,当面对困境、深感焦虑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意识到,焦虑并不会一直存在。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尝试,就总能有合适的办法。
《让孩子学会思考》一书中,作者坦言:
引起青少年焦虑的原因千差万别,但都没有脱离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家长每次都会挺身而出,青少年机会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长此以往,孩子便无法认识到焦虑只是暂时的,只有自己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时,才能真正得到缓解。
总结起来,《让孩子学会思考》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三种家长可以努力的方向:
1.技能解救
从一个孩子出生起,就走在不断学习技能的路上。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一个幼小者,给予一些自身经验的指导,本无可厚非。但要注意的是,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依然非常关键。
孩子需要学习各种技能,来实现自我确认。这种自我确认,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摆脱困境,走出焦虑的情绪。
2.社交解救
这个社会,最为复杂的事情,就是与人的交往。人具有社会属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从小就开始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社会,有利于孩子认清现实,学会和同伴分享,并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纵使会有些小的坎坷,但这都是长大成人必须经历的挫折。焦虑也要自己去体会,唯有体会过了,才知道友谊的难得。
3.学业解救
对于孩子的学业,很多家长过于焦虑,导致孩子失去了自我提升的机会。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必须经历学业的坎坷。永远考第一的人,很可能会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误而从此一蹶不振。
如何面对学业上的焦虑,首先我们作为家长的,就应该想到孩子前面,不因自己的焦虑而逼迫孩子去做他们目前还没意识到重要性的事情。
焦虑过,才知道平静的可贵。
这三方面,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几乎涵盖了他们全部的生活。
家长如果还是不清楚,那么还可以只遵循这一个原则,那就是:等一等,让孩子尝试自己去解决。
4.
我的建议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是为孩子的未来编织重要的丝线。当风雨来临,他才有遮蔽风雨的能力。
就像我们都经历过焦虑一样,随着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面对同样一件事情的反应也在变化。焦虑不会永远存在,但是它也不会永远地消失。
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我们集中注意力,把精力集中在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让孩子学会思考》有助于,缓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大部分问题。这本书值得多次阅读,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在教育我们自己。
希望孩子们一生都快乐,这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人,不会永远快乐。如果不能勇敢地面对困境,那么,处在焦虑中,就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只有孩子拥有了责任感、自我确信和幸福感,他们成长了,作为家长的我们,才会心安。
愿你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