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会-01组002号四月末-四川
换一个“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今天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最应该展开非暴力沟通的对象应该是自己。
《欢乐颂》中的安迪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看来无疑是成功的,可她却很抗拒别人的拥抱、亲密接触。这其实是她没有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有一段时间原生家庭的概念很火,很多人似乎都为自己找到了目前不合理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并未改变什么,反而把原生家庭变成了推卸责任的说辞。
曾经有一度我觉得心里有那么一层窗户纸,只要穿过他就能看到过去的我微笑着向我伸手示好。但这层纸始终无法捅破。
今天晨起本来按照计划是应该开始听音频、写书评的。但因为远隔600公里的老公让我帮他用工作手机打卡,然后孩子又在一旁嚷着让我陪他玩汽车。一切计划都完美的打乱了,瞬间把心理的气全撒给老公,但他只说现在有事,等会说,这更激发了我的愤怒。
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很想把他拉进黑名单的,但忍住了。我把手机静音,找了个空间自己消化了下,然后去陪孩子。后来越想心理越毛躁,我告诉孩子我现在情绪很不好,暂时不能陪他,我先看会书。小家伙看着我楞了一会竟然同意了。
幸亏我迈开了腿,换了一个世界—非暴力沟通的世界,让我找到了答案。
是什么能捅破那层窗户纸?
在这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那个能够捅破窗户纸的是—过去的自己。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就如今天的我生气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帮他做点小事而打乱了我的计划,事实上这十天我在码字的时候孩子也一样在旁边玩闹,不停地打断我。
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结婚几年来,他因为工作很少陪伴孩子,本打算这次春节长假好好陪陪孩子。结果却因为他没有听我的劝告(出发那天正好是WH封城的日子)非要去老家却帮亲戚祝寿,遇到非常时期,原定回来的车票也退了;本来当时四川并不严重,可以请弟弟帮忙开车回来避免转车增加风险,结果耽搁2天高速又不能下外地车牌的车;再过2天他们封村了。回来的日子完全没了定数。
但是这样的沟通并没有解决问题,他完美地展现了他的血型气质的特点—沉默应对、逃避。
书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则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
对啊!有效的沟通是双方有互动,能够达成在某件事上的认同或者某个意愿。
我们沟通的目的是希望家更有爱。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都听过关于沟通技巧的课程,或者看过这类的书籍。也许在工作时运用的不错,可面临自己最亲近的人时却完全记不起这回事了。
这是因为亲人就好像我们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不好的自己,而我们无法宽恕这种不完美。
只有我们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让懵懂的心射进阳光,才能真正去运用那些沟通技巧。
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你需要注意这些情况
1、自我宽恕
不管是你控制不住和爱人大吵一架还是对着孩子发出了怒吼,你要包容身体里面2个小精灵,他们一个是采取行动的你,一个是为过去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你。
2、深入理解我们的动机,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
首先列出你认为没意思但又不得不做的事
然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是因为你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做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___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找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根源,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用非暴力沟通模式和自己对话
避开了这些坑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来和自己对话,就拿我自己今天的事来举例:
1、观察
清楚的表达你所观察到的结果,不判断或评估。
我现在看到孩子需要我的陪伴,而我需要完成自己当天的计划。
2、感受
对于我所观察到的结果有什么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本该在家陪孩子的老公却不在,我感到很无力、委屈,如果白天不好好陪孩子他晚上一定会晚睡,这样我会变得很焦躁。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完成对自己一天的计划,至少每天都要过得有意义,但是不被最亲的人理解,导致我无力、委屈、焦躁。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首先我请求自己原谅不完美的自己,然后减少了今天的一些其他计划。
然后请求孩子让我完成今天的书评,情绪好了之后再陪他。他同意了,当你体察了孩子的情绪、认真倾听了他的需要时他也会理解你。
只有在你诚实地表达了自己以后,才能关切的倾听他人,才能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却不知有时候这一个巴掌也许没有拍到别人,而是拍到了你的内心。
人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 — 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
2、面目可憎 — 我们不再愿意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 ,但还心存疑虑;
3、生活的主人 — 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处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与自己和解是一切美好开始的根源,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至少应该试一试啊,万一成功了呢?
希望你也能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与自己对话真正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让爱主导我们学习和成长,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