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17新教育萤火虫之夏 全国第八届新教育种子教师研修营”学习,近距离接触了新教育的先行者童喜喜、西西、郭明晓……
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到这一帮子人真的是活力四射,好像永远有饱满的热情。特别是郭明晓老师,一个已经“退休”的人,多么让我羡慕呀,却还在全身心地行走在路上,我好像有点看不懂了。
学习归来,受新教育和身边人的感染,我拿起来新教育书籍进行阅读,朱永新教授的《我的阅读观》《我的教育理想》,童喜喜的《十八年新生》《新父母孕育新世界》,郭明晓的《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
如果说朱永新教授和童喜喜老师的书让我对新教育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观月的感觉,清楚地知道新教育的“新”究竟新在什么地方,那郭明晓老师的书则带给我的是震撼,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师在接触了新教育之后,还依然选择了新教育之路,这种决然的做法令我汗颜……更让我震动的是书中郭明晓老师对自己的剖析。
童喜喜老师写的序二《生命的飓风》中有这样一段话:“所以我要热情的告诉你,亲爱的读者——飓风的年度叙事里,让我最为对动容的篇章,不是记录创造的辉煌,不是记录所有的荣光,而是她用手术刀剖析自己的时刻。她那刀刀见骨的疼痛,让我感同身受。我相信更多身为教师的读者也一定会更有共鸣。”
是的,我产生了共鸣,我有着甚至比郭明晓老师更多的浅薄和懈怠,但我却认识不到,说的深一点,是不想去剖析自己,不想去真正认识自己,怕的是剖析自己时那种刮骨的疼痛,所以每天过着自欺欺人的日子。
郭明晓老师的自我剖析,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当写到车夫搀扶老女人走向巡警分驻所时,鲁迅先生对“我”作了一段精当的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一描写,让我们看出了鲁迅先生敢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这里的“小”对应车夫的“大”,是人鲁迅先生对车夫崇高品质的自惭形秽。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这表明,他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自我反省。而郭明晓老师也具有这种勇气和力量:《2009,我心未老》“你知道吗?当全场的听众随着常丽华的讲述,一起朗读起那些诗歌时,我犹如白痴一样,只能睁大眼睛张望而张不了嘴时,我无地自容。我的无能,源自于自己的阅读的浅薄与努力不够。”《2010,我心追梦》“说老实话这半年读书更是读得踉踉跄跄,不是临到上课之前,是读不完书的,甚至经常完成不了预习,即使完成了,也完成的相当差劲,对书上的内容,似懂非懂。”《2011,跟着感觉走》“也不知道因为是病了,还是因为太忙,没写叙事,心里纠结异常,天天告诉自己,补上,补上,可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补。这样12周没有写,13周更纠结,我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纠结,越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越纠结,到了14周毅然决定放弃,心里一下子轻松起来,做其他事情状态也好多了。”这样的文字在郭明晓的叙事里随处可见。
我感觉只有敢于深刻地剖析自己的人,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改掉自己身上的陋习,遇见真正的自己。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可以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向着明亮那方出发!
郭明晓老师从新教育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小”,深刻地去剖析那个“小”,让自己经受了“刮骨之痛”,所以她能对自己有了清楚的认识和定位。为了遇到真正的自己,她有勇气挑战生活,挑战自我,毫不畏惧,勇敢地向着明亮那方出发了。
我们多数人身上欠缺的,正是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正是不敢剖析自己,每天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我做的还不错。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从不敢去发现自己的那个“小”,更别谈无情的剖析自己了。正是这种“胆小”,让我们在教育的岗位上得过且过;让我们在教师的行列里如陀螺般转动;让我们把教室当做“流水线”,打造出一批又一批无精打采的孩子。
如果说我缺少郭明晓老师那种拼搏的精神,那我觉得我更缺少是她那种敢于自我剖析的精神。
读了郭明晓老师的成长历程,我应该有勇气去压榨自己内心的“小”来。如果说郭老师感觉自己没有资格教语文,那我的水平在语文课堂更是无立锥之地,我需要做的有太多……